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利用自制被动采样装置,在2011年秋冬季对南京市部分地区室内空气中5种气态多环芳烃(PAHs)(萘、苊烯、苊、芴、菲)进行了为期100d的连续采样检测,被动采样器的采样速率为0.012m3/d,5种PAHs的回收率在63%~105%之间,方法检出限在1.1~2.4ng范围内。结果表明,南京市5处不同室内环境空气中萘的浓度最高,占总量的90%以上。室内环境空气中5种PAHs的总浓度为230~1564ng/m3。住宅内人体对5种PAHs的暴露速率为479~560ng/h。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战略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保护好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经济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上游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屏障与难题,提出了按照"功能分区—工程措施—制度保障"三个层次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的思考建议,以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优的水源水质、最小的水土流失"三个目标,保障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当前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补偿渠道。本文总结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设计及实施现状,分析了现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设计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及其监管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有效发挥转移支付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导向功能,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典型酿造业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明酿造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的浓度特征、恶臭污染及健康风险,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典型酿造企业醋厂和酒厂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其VOCs的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采用阈稀释倍数和感官测定法对VOCs进行恶臭分析,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醋厂和酒厂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的总浓度分别为0.968 mg·m~(-3)和0.293 mg·m~(-3).醋厂排放的VOCs中乙酸乙酯和乙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总VOCs的76.3%和13.5%.酒厂排放的VOCs中以乙醇和己酸乙酯为主,分别占总VOCs的56.3%和30.4%.含氧VOCs是酿造企业污染源排放的主要组分.两厂总恶臭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无组织VOCs排放对大气环境存在恶臭污染,且其臭气浓度均超过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限值.醋厂和酒厂VOCs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2.45×10~(-6)和5.25×10~(-6),超过了EPA致癌风险值(1.0×10~(-6)),但未超过OSHA致癌风险值(1.0×10~(-3))_及ICRP最大可接受的风险值(5.0×10~(-5)).  相似文献   
15.
以七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氯化消毒副产物--2,2,4-三氯-5-甲氧基-环戊-4-烯-1,3-二酮(TCMCD),总收率为13%,产品纯度在98%以上.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TCMCD进行表征,进一步确认了副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氯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GC)联用技术测定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氯酚.优化萃取温度、萃取平衡时间、酸度、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所建方法简便、精确,自来水和太湖水中均检测到氯酚。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中微量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云  沈幸  鲜啟鸣  邹惠仙  孙成 《环境化学》2005,24(4):463-466
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地表水中十三种氯苯、硝基氯苯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法对这些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2%-101%之间,变异系数在3%-27%之间,方法最小检测浓度在0.01-1.31μg·1-1之间.应用本方法对太湖水中的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进行了三次采样分析,定量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水中苦味酸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C-ECD法,通过测定水中苦昧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昧酸的浓度。利用GC-MS确定了氯化苦的出峰保留时间,研究了反应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及其他硝基芳烃化合物对苦昧酸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水中苦昧酸测定的条件。应用GC-ECD法测定了太湖水中的苦味酸,较好地满足了水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典型性或代表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面积大小、天然性、感染力、环境和资源保护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为自然保护区价值的评判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初步建立了由单指标评判和多系统-多指标综合评判二级构成的自然保护区价值评判体系。这两级评判结果均能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等级的确定之中,对优化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长期以来,不少地质学家都把含钽花岗岩看作是燕山晚期演化的产物,而含铌花岗岩则是燕山早期分异的结果。迄今对燕山期时代的划分总未一致,但大体上燕山早期在165—190Ma;晚期则是139—70Ma。笔者根据414矿床及其邻区的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认为,含钽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属燕山早期。这与已往的资料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