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毒细胞以及细胞质中对-正壬基酚(4-n-NP)的含量,并初步探讨了4-n-NP在细胞中的分布.在不同介质中加标回收率在76.5%-98.9%之间.利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样品发现:在浓度为10μmol·1-1和20μmol·1-1的4-n-NP溶液中暴露12h,105个细胞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21.0ng和43.0ng,而相应的细胞质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14.2ng和28.4ng,显示有67.6%和66.0%的4-n-NP分布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52.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样中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带电子捕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0%)、较低的检测限(MDLDBP=0.4ng·g-1,MDLDEHP=0.5ng·g-1)和较高的回收率(RDBP=87.3%,RDEHP=92.1%).用该法测定了太湖沉水植物中的PAEs含量,其中DBP在0.009-0.013μg·g-1,DEHP在0.026-0.106μg·g-1.  相似文献   
53.
太湖水源地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太湖某水源地水样经C18柱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定性测定其中的有机物.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在检测到的近百种有机化合物中有40种出现频率很高,同时运用内标法对其进行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脂肪族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异氰尿酸三甲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4.
研究水生态环境功能的整体性是树立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基础。本研究于2020年,对江苏省太湖流域49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水生态监控点位进行水质、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调查;评价了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其质量状况,分析了水质目标和水生态质量目标达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57个点位共获得底栖动物物种94种,底栖动物群落前二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河蚬,17个湖库点位共获得浮游植物物种247种,隶属7个门113属,硅藻门57种、蓝藻门51种、绿藻门107种、隐藻门7种、甲藻门9种、裸藻门15种和金藻门1种,优势种属于微囊藻属,太湖流域底栖动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呈向好发展趋势;太湖流域4个水生态功能分区中底栖动物、浮游藻类质量指数评价等级均为“一般”,均低于水质指数评价等级(“中”~“良”);对照2020年管理目标,太湖流域49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水质目标达标率为81.6%,远高于水生态质量达标率(40.8%)。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管理应尽快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质、水生态双重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多溴联苯醚(PBDEs)和有机磷阻燃剂(OPFRs)在太湖3条主要入湖河流(太滆运河、太滆南运河和漕桥河)中的污染现状,采集其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利用GC-MS/MS和LC-MS/MS技术对介质中13种PBDEs同族体和9种OPFR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水样品中均检出OPFRs,其总质量浓度为165~504 ng/L,其中三(1-氯-2丙基)磷酸酯(TCPP)为最主要污染物,最高值为160 ng/L;PBDEs在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均有检出,总质量比为16.7~765 ng/g。沉积物中PBDEs和OPFR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说明这2种化合物的污染来源和环境归趋可能相类似。水中OPFRs基于无效应浓度(PNEC)的风险评价显示,部分化合物对藻类、蚤类和鱼类具有中等生态风险。指出,随着PBDEs的禁用,以及潜在的生物累积效应,OPFRs的环境污染须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来源、浓度水平及限定标准,以及亚硝胺类物质(NAs)的生成机制、分析检测技术、控制与去除方法。指出,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消毒的重视和污水消毒的推广,应增加大范围水中NAs污染水平的调查工作,以及对复杂污水体系中NAs生成前体物的研究,优化和改进消毒工艺,减少NAs的生成,针对复杂水样建立准确可靠的NAs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7.
以1个典型食品生产企业(酱菜厂)周边的异味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为例,介绍了罐采样-GC/MS、便携式GC/MS、SPME-GC/MS以及SPME-异味分析系统等4种监测方法的实际应用,从定性、定量监测结果等方面,比较了4种监测方法的特点。罐采样-GC/MS、便携式GC-MS 2种方法适用于定性、定量检测,在有标准样品的前提下,定量结果总体可比;SPME-GC/MS以及SPME-异味分析系统2种方法更适用于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土壤中6种氯代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研究证实该法的最佳萃取条件为:10.34 MPa压力,100℃萃取温度下,以1∶1(V/V)的正己烷/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静态萃取10 min,循环4次。GPC净化过程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的混合液1∶1(V/V)做洗脱液,目标物的收集时间为25~35 min。方法对Cl-PAHs在1~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4~0.999 7;LOD和LOQ分别为2.6~25.1 pg/g和8.7~83.6 pg/g;各目标物的低浓度回收率为64.1%~117.6%,RSD12.05%;高浓度回收率为59.1%~105.3%,RSD9.81%。研究证实该法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并应用该法对某化工园进行了氯代多环芳烃的检测。  相似文献   
59.
食品生产企业周边空气中的异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食品生产企业产生的异味无机物、有机物的种类,指出其异味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原料贮存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分析了异味物质的产生机理。介绍了空气中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包括,嗅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与嗅闻联用法等,及其适用性,以及测定结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0.
烟花爆竹的生产监管一直是危险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烟花爆竹生产对于视频监控技术的要求,接着分析了烟花爆竹生产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最后提出了烟花爆竹生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对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标准化有积极意义,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监控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