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地表水中BOD5的快速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日常监测地表水得到的大量BOD5、IMn和DO数值,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可寻求地表水中BOD,与IMn、BOD5与DO的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由此通过短时间内测定地表水中UMn。或在现场使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的DO,以及其已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快速预测地表水中的BOD5。  相似文献   
112.
南响堂石窟表面粉尘特征及对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对石窟石雕表面所覆盖的粉尘进行的物、化性能测试分析入手,对粉尘的特征、来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粉尘主要由水泥尘、粘土尘、烟及煤炭尘组成,其来源为石窟周边的工业污染源.同时对粉尘与碳酸盐岩石雕表面所发生的各种反应进行了讨论,提出该工业粉尘是导致石窟石雕表面破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3.
良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目前已广泛运用考古手段探索良渚聚落的人地关系,但大尺度分析聚落整体分布特征还相对薄弱。基于良渚聚落的相关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聚落数据进行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泰森多边形分析,揭示良渚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良渚聚落一到四期总体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由核密度可知其由多模式变为单核心模式;由标准差椭圆可知良渚聚落重心逐步向北迁移,同时椭圆形状在第四期发生重大变化;由泰森多边形可知聚落规模呈现一、二期最高等级领地数量相同,南北齐头并进发展,三、四期北部最高等级领地比南部多,出现群星环绕的局面。(2)良渚聚落的减少或增加与气候密切相关,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如洪涝等进一步影响聚落的发展,而自然灾害的进一步加剧,有可能导致聚落群间的战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最终导致良渚聚落逐渐衰落直至灭亡。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动车组司机的睡眠现状,从睡眠角度探讨动车组司机的健康管理,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对某站段动车组司机进行睡眠情况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动车组司机的睡眠时间长短与性别、月工时、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睡眠质量与司机的婚姻状况、职位存在相关性;精力状态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具有相关性;男女动车组司机的睡眠时长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原因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出乘安排,加强动车组司机医疗保健,适当增加减压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助眠手段等改善动车组司机睡眠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张军 《环境与发展》2020,(4):185-18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球的环境正在遭受着严重的侵害,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比如全球变暖、雾霾等现象。本文分析了空气污染的因素、气象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空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6.
文章结合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引入新的交互项对模型进行创新,从而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产业碳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首先从技术创新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和低端锁定效应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和嵌入地位对产业碳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制,然后通过匹配TIVA数据库进行全球价值链(GVC)的测度,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和地位对中国产业碳生产率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影响。总体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会显著促进产业碳生产率,而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则与我国工业碳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关系。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直接影响碳生产率,而且通过技术创新等交互效应间接影响碳生产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地位显著抑制了技术研发对产业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在目前阶段提升环境规制的强度会降低嵌入程度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价值链嵌入会显著促进中国产业碳生产率。研究认为:在目前阶段我国需要继续加深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同时应鼓励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为此,需要调整好环境规制的强度,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清洁化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力度,尽量提升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前向参与,以利于我国产业碳生产率的跃迁。  相似文献   
117.
以桂林市上窑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剩余污泥、上窑堆肥厂的堆肥堆料和桂林雁山镇森林土壤为菌源进行驯化,分离纯化并筛选得到2株能分别以壬基酚(NP)和双酚A(BPA)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降解菌株N-1和B-1。通过对菌株的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N-1和B-1菌分别为Cupriavidus(贪铜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通过两菌株分别降解NP和BPA的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降解动力学以及时间、温度、p H值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菌N-1,B-1的最佳初始目标污染物质量浓度为5~10 mg/L,降解40 h,N-1去除率可达49.63%,B-1去除率可达62.34%。细菌N-1对NP的去除半衰期t1/2为41.44~48.02 h;B-1对BPA的去除半衰期t1/2为35.23~37.33 h。细菌N-1,B-1的最佳降解温度均为30℃,最佳p H值均在6.5~7.5之间,即两种细菌在中温、中性条件下对NP和BPA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8.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对其热性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采集表面温度、电压、热释放速率等参数后对比发现,在可逆热与不可逆热的作用下,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升温。此外,放电处理将导致电池出现更为明显的升温情况,更早发生热失控。最后,经过放电处理的锂电池在外加热源作用进而发生失控的实验过程中有着更剧烈的热失控行为,并最终释放较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9.
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东北缘,全县耕地面积4.65万hm^2。2009年,在完成大同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的工作中,系统地对大同县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0.
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而施肥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施肥稻田甲烷排放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包括不同肥料类型、不同的施肥处理等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导致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索产量、环境与甲烷排放增减的相关研究,寻求最优的减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