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一次调频响应缓慢、调频幅度与设定值偏差较大等问题,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Electron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EH)一次调频存在滞后环节,严重影响调频速率及调频幅度,经过参数优化后,一次调频功能满足了电网调频要求。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聚苯乙烯外墙保温系统火灾风险的问题,对比了3种火灾测试方法,分别是基于ISO 5660的小尺寸锥形量热计实验方法、基于ISO 9705的大尺寸实验方法和基于BS 8414的全尺寸实验方法。讨论了3种方法评测外墙保温系统火灾风险的适用性,进一步在比较分析热释放速率、临界热流强度、火蔓延情况、火灾行为以及实验后样品完整性等参数的基础上,得到了影响聚苯乙烯外墙保温系统火灾风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虽然空腔的形成在此类系统火灾中不可避免,但系统保护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决定了空腔火蔓延的危险性以及聚苯乙烯在系统内的融化流动及燃烧特性。针对聚苯乙烯外墙保温系统火灾风险影响因素,进一步给出了此类系统的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93.
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煜  王国兰  金梓函  张军  耿雅妮 《环境科学》2021,42(11):5333-5345
为了研究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千河下游表层沉积物19份及水样20份,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分析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健康风险,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进行探析,以DEM、气温和降水等11种因子为自变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异探究.结果表明,千河下游8种水体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标准,其中Pb元素变异系数为3.11,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岭冶炼公司和凤翔火车站周围.水体成人致癌物Rc均值为7.72E-06,呈较轻风险程度,儿童致癌物Rc均值为1.17E-04,呈强风险程度,成人与儿童非致癌物风险均为可承受风险程度,儿童R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凤翔火车站周边,呈较强风险程度;千河下游沉积物重金属除As和Mn外,其余6种元素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元素含量均值为1.12 mg ·kg-1,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2倍,Cd、Zn和Pb污染较严重,主要分布在长青村、南湾村地区、牛家滩村、高庄和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PLIzone为1.71,属于轻度污染;DEM、温度和降水是沉积物重金属PLI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污染扩散起到一定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四氯联苯对移植的原始生殖细胞增殖性迁移的影响,将发育至14期的供体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用PKH26荧光染料标记,然后移植到经过四氯联苯处理的受体鸡胚生殖新月区域,继续孵化,检测其迁移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四氯联苯可明显降低移植原始生殖细胞在血液和性腺中的数量;四氯联苯对外源性原始生殖细胞迁移有明显影响,但雌二醇对外源性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性迁移无明显影响,揭示四氯联苯可能影响的是受体性腺的诱引物质,且这种影响是非雌激素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南方典型双季稻田,研究不同的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的积累、表土碳密度、C/N比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稻草还田和耕作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稻草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C/N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3个稻草还田处理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不还田对照,其中,以高桩免耕处理最高,比无草翻耕处理提高13.8%(P〈0.01);5-10 cm土层表现为高桩翻耕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加幅度为1.39-1.66 g kg-1;10-15 cm为翻耕处理(包括稻草不还田和还田)显著高于各免耕处理;稻草翻耕处理(0-15 cm)的耕层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南方双季稻田采取稻草翻耕还田方式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汇。  相似文献   
96.
为了探讨污泥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hydrophilic fraction,HyI)的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以污泥堆肥过程中的HyI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光谱(2D-COS)和电化学方法,对其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光谱分析显示,随着堆肥的进行,HyI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增加,醌基含量增加,类蛋白物质含量降低,类胡敏酸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增加,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增强.酰胺和多糖类物质在HyI中占据主导地位,HyI中的羧基含量增加,而酚类含量降低.电化学分析显示,在堆肥过程中,HyI的电子供给能力(electron donating capacity,EDC)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HyI的电子接受能力(electron accepting capacity,EAC)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上,HyI的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cities,ETC)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堆肥过程提高了HyI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优化国内外水质总氮总磷的手工和自动监测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了基于紫外催化-过硫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的在线监测技术,设计了紫外线加强氧化-消解反应器和20通道自动校准与自动进样集成控制系统。该技术与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总磷总氮氧化率和消解速度,实现了在较低温度和常压条件下水质总磷总氮的快速、安全和稳定的在线自动监测,具备了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综述了离子色谱技术在气溶胶可溶性无机离子测定中的应用。离子色谱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检测时间短、耗费样品量少和分辨率高。它克服了化学分析法的缺点,已经成为一种优秀的样品分析检测技术,气溶胶可溶性无机离子测定中采用这一技术是很有价值的。介绍了离子色谱的原理,仪器的组成与操作,并以气溶胶中无机离子的测定流程为主线,分别概述了采样与样品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离柱与淋洗液的选择和影响因素,抑制器与检测器的发展和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99.
《新闻联播》对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我们通过对这些报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闻联播》对于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新闻联播》在灾害事件报道的探索中不断发展。本文指出了取得进展的各个方面,并分析了取得这些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从产业视角构建以区位熵和偏离—份额分析法为主的指标体系,对滇中城市群城市分工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滇中城市群的发育与成长是一条以核心城市为轴心、其他节点城市为扇面,呈放射状的不均衡发展之路;核心城市昆明第二、三产业并重发展的格局成熟而稳定,其他节点城市应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调节下,明确各自分工,协调发展;以昆明为先进制造业、核心服务业中心,其他城市为特色、优势行业和农业外围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滇中城市群发育和成长的需要,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