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胡梦姗  叶长盛  董倩  刘彦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0):2282-2292
碳足迹深度指数表示区域存量资本的耗费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化碳排放管控具有促进意义. 借鉴三维碳足迹改进模型计算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碳足迹深度,引入夜间灯光数据拟合碳足迹深度指数,分析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碳足迹深度的时空演变及分布特征,运用空间分位数模型对碳足迹深度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结果表明:①2010—2019年,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碳足迹深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2010年,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归一化碳足迹深度指数呈现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的特征,2015年、2019年均变为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各市归一化碳足迹深度高值范围均以城市的中心城区向四周扩张. ②2010—2019年,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归一化碳足迹深度指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值聚集,由空间趋势面可知,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归一化碳足迹深度指数在东西方向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而南北方向则由“北高南低”发展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格局,且北部明显高于南部. ③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能源总量、人均碳排放等影响因素对碳足迹深度的作用均为正向,各影响因素在碳足迹深度不同分位点的相关系数差异显著. 针对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分别提出差异化建议:武汉市应积极发展产业转型,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南昌市应形成多循环工业体系,减少对生态用地的侵蚀;长沙市应加大力度发展绿色产业,打造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加上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十多年来,由于经济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幅度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耕地面积不断萎缩,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利用率和产出率显著滑坡,滥占耕地,占而不用及闲置浪费的现象相当普遍。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近年来耕地以平均每年1.2%的速率在减少,目前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适度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基于土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阶段耦合规律的理论分析,应用承载力模型,开展了2008年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非农化适度性的评价和土地适度非农化阈值的界定。结果表明:①受区域土地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建设用地供给之间呈现为正反双向的"S"型曲线,两者之间的耦合变化规律以工业化完成阶段最为显著;②工业化初期至后期阶段土地非农化趋势表现为缓慢增长,土地适度非农化阈值为10.0%~17.5%;③工业化与城镇化驱动作用强度决定着土地非农化规模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科学调控土地非农化进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4.
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基于典型调查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在构建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评判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县域农村空心化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关法律规定,采用专家集成法选取与现实潜力转化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等10个指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空心村整治的自然适宜性、社会接受性、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计算得到的农村空心化指数与现实转化潜力系数作为综合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结合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公式,测算出106国道沿线样带区不同农村空心化演进类型的现状潜力和远景潜力。研究表明: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县域农村空心化指数为0.18~0.82,现实转化潜力系数为0.07~0.32; 2009、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现实潜力分别为93 219.4、145 430.0 hm2,村庄整治增地率分别为6.8%、11.4%。研究将为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该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罗北县垃圾产生量,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以及污染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典型细菌、真菌、放线菌对石灰岩动态溶蚀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从西南岩溶地区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典型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为材料,进行了微生物对石灰岩的溶蚀动态模拟实验,比较了3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溶蚀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实验体系的pH值、钙离子浓度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种典型微生物试验组对石灰岩试片的溶蚀效果均较对照组好,其中,真菌的溶蚀效果最显著,石灰岩试片失重最大,达到5.15%,实验体系中钙离子浓度最高达233mg/L.扫描电镜结果亦显示,经3种典型微生物作用后试片表面的微观形貌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真菌试验组的试片形貌变化最大,溶蚀效果最好.图4参21  相似文献   
28.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财贸学院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承办的“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120人,提交学术论文135篇。联合国大学梁洛辉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JayGao博士也应邀参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彦随研究员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倪绍祥教授致开幕词,云南财贸学院院长姚大金教授致欢迎词,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王万茂教授致贺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先生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2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9.
广西喀斯特山区贫困化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贫困的基本内涵,参考国务院扶贫办确定贫豳村的方法,以及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务院扶贫办测度贫困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由资源、经济、人口、社会4个指标类、42项具体指标,综合评价广西喀斯特地区49个贫困县市贫困化程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结粜表明,广西喀斯特山区49个贫困县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各县贫困化程度整体上呈现南北、东西差异;贫困度分布基本与岩溶地貌组合形态相一致,呈现出石山环境区→准石山环境区→全石山环境区递增的规律:贫困度分布与区位相关性大,城镇交通对贫困度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0.
随红侠 《绿叶》2013,(7):117-118
2013年7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主办,由美国公益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协助承办的为期3天的"环境NGOs提起公益诉讼能力建设公益培训"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有关环境NGOs成员和在NGOs做志愿者的律师近30人参加,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华环保联合会、美国律师协会等机构的专家以及审理过环境案件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