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大气环境进入PM2.5污染依然严峻和臭氧(O3)污染日益突出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减排长期以来被视作污染防治的唯一出路. 本文借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用的减排与适应的两种治理模式,探索适应模式的污染防治效果. 选取我国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月均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准试验法评估试点效果. 以海口市作为三亚市的空间对照,以试点前1.5年作为试点后1.5年的时间对照,采用依次添加气象、固定效应、1阶、2阶时间趋势控制的双倍差异模型,识别“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①“城市双修”试点大幅降低了三亚市的PM和O3污染,其中,O3浓度降低约30 μg/m3,PM2.5、PM10浓度分别降低约7、10 μg/m3,三者降幅分别达47%、39%、28%;②“城市双修”对O3浓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PM浓度的影响滞后半年;③将“城市双修”试点分别提前6、9、12个月的安慰剂试点均未发现对三亚市空气质量有任何显著影响. 研究显示,“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PM2.5和O3协同控制具有意外显著的效果;甄别“城市双修”在不同时段所采取的修复细节有助于实现PM2.5和O3的精准治理,推广这些修复措施至其他城市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2.
于政  李杰  姜楠  刘政妍  彭邦发  吴彦 《环境工程》2021,39(12):212-219
介绍了淋土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方法,探究了土壤特性及等离子体发生参数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中间产物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电压和频率有利于提高阿特拉津降解率,降低能量效率;增加初始浓度会导致降解率下降,能量效率上升;而增加土壤粒径或降低pH则导致降解率和能量效率下降;含水率增加使得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先增后减。在峰-峰值36 kV,电源频率为200 Hz, pH=7.03条件下,60~80目的10 mg/kg阿特拉津污染干土经过50 s放电后阿特拉津降解率为70.95%,能量效率为0.014 mg/kJ。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中间产物进行测定,发现产物主要为脱烷基、脱氯和酮或醛等类阿特拉津产物,未检测到低聚物的生成。由于低温等离子体在土壤颗粒周围产生,使得臭氧和·OH等短寿命活性物种共同参与污染物降解过程,使得反应器降解效果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3.
杨维东  刘玉荣  刘洁生  刘政 《环境科学》2008,29(8):2296-2301
摘要:探讨了托里桉(Eucalyptus torellian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等3种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抑制赤潮藻类生长的化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新除藻剂的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托里桉木粉的抑藻作用明显强于尾叶桉和窿缘桉。灭菌与非灭菌托里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别不大,提示细菌等微生物并非木粉抑藻的主要原因。不同溶剂粗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丙酮-水粗提物的抑藻活性明显强于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粗提物。进一步将丙酮-水粗提物分成A、B、C和D等4个组分,比较不同组分的抑藻活性。结果发现,丙酮-水粗提物中D组分的抑藻作用最强。该组分浓度为3 mg/L时,3 d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去除率可达81.06 %。GC-MS分析表明,D组分中含有4-羟基-3,5,6-三甲基,1-4[(1z)-3-氧代-1-丁烯基]-2-环已烯酮和4,4,7a–三甲基,5,6,7,7a-四氢-2(4H)-苯并呋喃酮等酮类物质。这些结果表明,托里桉木粉可显著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其中存在的酮类化感物质可能是其抑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徐晨曦  陈军辉  李媛  何敏  冯小琼  韩丽  刘政  钱骏 《环境科学》2020,41(10):4482-4494
本研究根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四川省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其中工业源活动水平来自四川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涵盖11 020台锅炉信息、 60 078家工业企业信息,成都市收集了19152家工业企业数据,占四川省企业总数的32%.各污染源选取合理的排放因子并结合GIS技术,构建了该地区2017年9 km×9 km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 2017年四川省SO2、 NOx、 CO、 PM10、 PM2.5、 BC、 OC、 VOCs和NH3排放总量分别为308.6×103、 725.7×103、 3 131.2×103、 927.6×103、 422.4×103、 30.2×103、 72.0×103、 600.9×103和887.1×103t.固定燃烧源和工艺...  相似文献   
25.
韩丽  陈军辉  姜涛  徐晨曦  李英杰  王成辉  王波  钱骏  刘政 《环境科学》2021,42(10):4611-4620
2018年4月在成都市区开展了臭氧(O3)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搜集了成都市国控站点数据,对O3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增量反应活性(RIR)的方法识别了O3生成的关键前体物.结果表明,成都市2016~2018年的4月的O3污染程度逐年加重,O3日变化呈现单峰态;当温度大于20℃,风速处于1~1.5 m·s-1,相对湿度小于65%时,O3超标率在4月会高于80%;2018年4月,O3超标天的NOx日均浓度是非超标天的2.3倍,VOCs日均浓度是非超标天的2倍;人为源VOCs、CO、天然源VOCs和NOx这4大类前体物在臭氧超标天对O3的RIR值依次为2.4、0.87、0.06和-2.6,说明O3处于VOCs控制区;从VOCs物种来看,间/对-二甲苯、乙烯、反-2-丁烯、丙烯、邻-二甲苯、甲苯、丙酮、异戊二烯、异戊烷和正丁烷等为O3生成的关键活性VOCs物种.  相似文献   
26.
27.
2010~2017年四川省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省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本研究基于特定的清单计算方法及多口径的活动水平数据,得到四川省2010~2017年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四川省小型载客汽车的保有量增长最快,不管是机动车还是小型载客车保有量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17年四川省机动车共排放CO、NOx、SO2、NH3、HC、PM2.5、PM10、BC和OC分别为706.9、275.3、0.3、5.7、164.8、8.1、8.9、4.1和1.4 kt,除NH3以外,四川省所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在2014~2016年前后达到高值.柴油车的保有量变化与NOx的变化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新车排放标准加严是最具有减排潜力的措施之一,同时随着实施年份的增长,显示的减排潜力越大,燃油品质的提升对于污染物的减排每年也会有6%以上的减排效力.未来应将HC和NOx减排作为四川省机动车管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8.
29.
选取涵盖钢铁炼制全流程的典型企业,综合采用不同核算方法估算比较了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结果;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氟聚化合物气袋、SUMMA罐采样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FID/MS)分析方法,对烧结、焦化、热轧和冷轧等工序废气中VOCs浓度水平及排放特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厂区VOCs年排放量为430.82t,其中工艺有组织排放占66.0%,储罐18.5%;烧结机头和焦炉推焦排放口VOCs及非甲烷总烃(NMHC)浓度高于其他点位;各工序排放的芳香烃占比较高,其中焦化装煤除尘和焦炉推焦排放口芳香烃占90%以上;烧结工序CS2占比最高(36.6%),其次为苯和甲苯;焦化工序占比靠前的物种为1,2,4-三甲基苯、邻甲乙苯、1,4-二乙基苯、1,2,3-三甲基苯和1,3,5-三甲基苯等;热轧工序与其他工序有一定区别,车间无组织排放芳香烃和烷烃占比均在35%左右,排放靠前的物种除芳香烃外还有高碳烷烃,如十一烷、十二烷和正丁烷等;冷轧工序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主要物种较为类似,均为芳香烃物种,如乙基苯、间/对二甲苯、甲苯、苯和邻二甲苯.不同工艺环节排放物种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焦化副产物(芳香烃)和烧结燃烧产物(CS2)为主,建议钢铁行业有针对性地加强浓度高、活性高和毒性大的组分控制.  相似文献   
30.
老化原油的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对于节约能源、减轻污水处理和集输系统的压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文章对回收处理老化原油的常规技术和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回收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对老化原油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