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医学上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志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应在体质、精神、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所以为了健康,青年人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1.合理膳食:它包括膳食中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满足人体的生理和劳动的需要;食物应尽可能多样化,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分供应;科学烹调,使食物的营养素免遭损失;合理的膳食制度。 2.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促进肌肉生长、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并且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利用。 3.有规律的休息和运动:休息或运动使人感到愉快舒服,消除疲劳和紧张,还可提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典型煤矿区的河流表层沉积物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河流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的变化及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矸石堆场排水、矿井排水和洗煤排水的影响,煤矿区污染河流的沉积物可分为砂质沉积物、黄色泥质沉积物和黑色泥质沉积物。黄色泥质沉积物中Fe、Cd、Hg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的4.46倍、2.19倍、1.59倍,是砂质沉积物的2.36倍、2.43倍、1.59倍;而黄色泥质沉积物中Cr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和砂质沉积物的1.20倍和8.5%;黄色泥质沉积物中Pb、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的22.62%和45.85%,是砂质沉积物的47.21%和88.84%。3种沉积物之间Fe和Pb的平均质量比差异较大,其次为Cd和As,再次为Hg、Zn、Mn。通过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析、覆水释放与隆线溞生物毒性试验,发现3种沉积物重金属都具有很强的生态风险,其强度从大到小表现为黄色泥质沉积物、黑色泥质沉积物、砂质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是新形势下管理模式向环境质量控制转变的必然需求。通过对涉海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标准规范和信息发布体系的调研,分析了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面临的缺乏统一规划、管理职责不清、标准化滞后和信息发布混乱等问题,并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借鉴欧盟、美国和日本在环境监测陆海统筹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其对中国的启示:陆海统筹既是自然环境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自下而上的环境管理需求;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是陆海统筹的基础,监测网络加强技术体系整合是陆海统筹的关键。遵照公正可信、分步推进的原则,提出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05.
1察看样品体积 ,剔除有明显体积误差的样品 :如果 0 .3L/min流量采样 30 min,5ml装吸收液少于 4 .5ml;0 .2 L/min流量采样 1 8小时 ,50 ml吸收液少于 4 5ml;或者样品体积几乎没变化 ,则应查找采样或运输原因 ,证实误差存在者应于剔除。 2虽说避光、冷藏 ( 0℃~ 4℃ )可保存 1 5天 ,但仍应尽快测定为好。 3一定要带现场空白并与样品同时测定 ,当现场空白值与室内空白值相差较大且无解释依据 ,须扣除现场空白值。 4结果计算时应以比色测得 NO-2 含量除 0 .76转换系数 ,才是 NO2 的真实浓度 ,否则结果偏低。NO_x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方…  相似文献   
106.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规章制度、实验室条件、设备维护和校准、数据检查和审核、记录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实例介绍了设备维护和校准周期的确定、设备维护效果的影响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等,为近岸海域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8.
铬渣中全量六价铬溶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铬渣加工成-200目均匀样品,(1+10)H3PO4为溶取剂.密封.经0.12~0.14MPa压力,121℃高温处理30min。此法可溶取铬渣中全量Cr(Ⅵ).不影响Cr(Ⅵ)的价态形式,并可消除Fe(Ⅲ)对Cr(Ⅵ)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电絮凝-膜分离反应器(electrocoagulation membrane reactor,ECMR)对含铬废水进行研究。讨论了电化学参数和水质条件对Cr(Ⅵ)去除的影响,对比了ECMR和EC-UF抑制膜污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J=55 A·m~(-2)、初始浓度C(Cr~(6+))=40 mg·L~(-1)、初始pH=3、电解时间60 min、水力停留时间20 min条件下,ECMR出水总Cr去除率达到99.2%,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达到99.4%。同时发现ECMR膜通量优于EC-UF,通量高出近15%,ECMR装置不但能够充分利用电絮凝中的电场和气浮作用,进一步强化减缓膜污染,而且可以使装置系统更加紧凑,节省占地空间。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改进直流电絮凝膜分离反应器(electrocoagulation-membrane cathode reactor, ECMCR)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极板钝化、能耗高等不足,本研究开发了脉冲电絮凝膜分离反应器(pulsed electrocoagulation-membrane cathode reactor,PECMCR),并分析了其中的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发现ECMCR对腐殖酸(humic acid, HA)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5.23%,相比之下相同产铝量和能耗下脉冲电絮凝膜分离反应器对HA的最佳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且跨膜压差分别降低了36%和20%。PECMCR相较于ECMCR具有更好的HA去除效果和膜污染缓解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金属阳离子在溶液中加速扩散,减少或消除了金属阳极的钝化现象,从而有效提高HA的去除效率。而且HA与膜阴极之间的静电斥力降低了HA污染物在膜上的粘附,有助于进一步缓解膜污染。另外,脉冲电絮凝可以缓解电极钝化,有助于进一步节省能耗。此研究结果为PECMCR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膜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