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91.
通过对典型煤矿区的河流表层沉积物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河流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的变化及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矸石堆场排水、矿井排水和洗煤排水的影响,煤矿区污染河流的沉积物可分为砂质沉积物、黄色泥质沉积物和黑色泥质沉积物。黄色泥质沉积物中Fe、Cd、Hg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的4.46倍、2.19倍、1.59倍,是砂质沉积物的2.36倍、2.43倍、1.59倍;而黄色泥质沉积物中Cr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和砂质沉积物的1.20倍和8.5%;黄色泥质沉积物中Pb、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是黑色泥质沉积物的22.62%和45.85%,是砂质沉积物的47.21%和88.84%。3种沉积物之间Fe和Pb的平均质量比差异较大,其次为Cd和As,再次为Hg、Zn、Mn。通过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析、覆水释放与隆线溞生物毒性试验,发现3种沉积物重金属都具有很强的生态风险,其强度从大到小表现为黄色泥质沉积物、黑色泥质沉积物、砂质沉积物。  相似文献   
292.
由于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因冬季防冻及工艺需加装拌热装置,如果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安装电拌热装置。不仅能有效的解决系统设备及管道的防冻问题,而且电拌热的运行成本较蒸汽拌热低、使用年限长,维护简单,有很好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93.
“十一五”节能减排中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上半期,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下降",得益于工业领域的技术节能:设备大型化与建设大工程;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结构节能为负。下半期因任务量加大、技术贡献力下降以及突遇世界金融危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日本在两次石油危机中恰恰是环境和节能投入最大的时期,由数量增长转型为质量发展,解决了经济起飞阶段的环境问题,中国可从中借鉴。  相似文献   
294.
295.
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是新形势下管理模式向环境质量控制转变的必然需求。通过对涉海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标准规范和信息发布体系的调研,分析了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面临的缺乏统一规划、管理职责不清、标准化滞后和信息发布混乱等问题,并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借鉴欧盟、美国和日本在环境监测陆海统筹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其对中国的启示:陆海统筹既是自然环境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自下而上的环境管理需求;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是陆海统筹的基础,监测网络加强技术体系整合是陆海统筹的关键。遵照公正可信、分步推进的原则,提出中国环境监测陆海统筹机制的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296.
广州市近地面臭氧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对广州市近地面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5年广州市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波动变化,年变化率依次为-14.3%、5.8%、-12.1%;广州市臭氧浓度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显著季节变化特征;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的月均值和第90百分位数最高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10月和7—8月;臭氧浓度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4:00或15:00;臭氧浓度随垂直高度的升高而增大,从低层(6 m点位或地面站)到中层(118 m和168 m点位)、中层到高层(488 m点位)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的增长率分别为18.3%和39.1%;广州市中心城区臭氧浓度低于南北部城郊,夏、秋季高值区与夏、秋季主导风向相对应;臭氧浓度受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影响,臭氧浓度的超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7.
1察看样品体积 ,剔除有明显体积误差的样品 :如果 0 .3L/min流量采样 30 min,5ml装吸收液少于 4 .5ml;0 .2 L/min流量采样 1 8小时 ,50 ml吸收液少于 4 5ml;或者样品体积几乎没变化 ,则应查找采样或运输原因 ,证实误差存在者应于剔除。 2虽说避光、冷藏 ( 0℃~ 4℃ )可保存 1 5天 ,但仍应尽快测定为好。 3一定要带现场空白并与样品同时测定 ,当现场空白值与室内空白值相差较大且无解释依据 ,须扣除现场空白值。 4结果计算时应以比色测得 NO-2 含量除 0 .76转换系数 ,才是 NO2 的真实浓度 ,否则结果偏低。NO_x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方…  相似文献   
298.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规章制度、实验室条件、设备维护和校准、数据检查和审核、记录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实例介绍了设备维护和校准周期的确定、设备维护效果的影响和数据有效性的判别等,为近岸海域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9.
对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站点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工作的实践,开展对发布站点的监控研究。在数据一致性、异常数据和数据质量等方面对发布站点实施监控,并使用实时通讯技术和云技术,建立网络化信息平台,有效识别发布站点的异常问题并及时响应,提高了实时发布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率,保障了发布站点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0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