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在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管理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及发展趋势,进行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生态分区为基础,根据参考条件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考虑水体生态保护功能和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新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将水生态分区、水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量引入水环境功能区划之中,对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该方法以浑河流域为案例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南广河水体中的砷镉铅铬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南广河的水质质量。结果表明:南广河从上游到下游水体中污染物含量为增大趋势;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枯水期水体中污染物含量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目前南广河综合水质质量可满足Ⅱ类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3.
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丰  刘永  郭怀成  王丽婧 《环境科学》2006,27(6):1252-1256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特性和处理要求出发,定性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并初步筛选出4类可行技术:高温处理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结合我国处置现状、经济水平、政策导向和国际趋势等因素,基于AHP方法建立了“4层-13指标-4方案”层次决策模型,对4项处理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以杭州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其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法是此项目的最佳选择.对所建立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体系进行了总结.实例研究证明,该体系可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4.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质目标为约束和核心的管理将逐步完善、补充和强化当前的总量控制模式,成为我国中长期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是一个"响应→调控"并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但由于流域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流域污染减排并不能完全确保水质目标的实现.本文将这种由不确定性而引致的流域水质目标的不完全可达性界定为风险,并在分析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框架思路的基础上,识别并实证了水质目标管理中的主要风险来源,主要包括:1在"响应"层面,由于水质响应与负荷削减等措施间的非线性、时滞性、指标不协同等不对应关系带来的风险;2在"调控"层面,由于水环境管理缺乏适应性的调控和反馈机制而产生的水质达标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质目标风险管理的转变途径及其定量表征方法,以期为流域水质目标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简要介绍了全国县级市"创模"的概况,结合贵州省4个"创模"县级市的实际情况,从指标考核范围、指标考核标准、城市发展战略、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县级市创模的优势与压力。  相似文献   
86.
基于二项分布检验法的水质达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质达标评价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决策的科学基础,但水质变量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达标评价中常被忽略并由此产生决策风险.二项分布检验法可定量表征水质变量不确定性导致的决策风险,其结果更具鲁棒性.基于二项分布检验法,纳入风险偏好和利益权衡,提出了水质达标评价的决策框架.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年7月22日—2015年7月14日的周监测数据进行达标评价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法的决策风险,发现平均值法会导致很大的取伪错误概率,超标比例法会导致很大的弃真错误概率;二项分布检验法的2类错误概率均可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决策风险最小,可为决策者提供较大的决策空间.案例研究表明,二项分布检验法在水质达标评价中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7.
目前湖泊营养盐浓度级别评价常采用的平均值法忽视了变量的不确定性.本文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分布总体均值假设检验的级别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营养盐浓度的分类,提出了简便快捷的图示法.结果发现,该方法能体现营养盐浓度变量的不确定性,融合先验级别假设,将决策风险定量化,可提供较为广阔的决策空间.同时,采用该方法对滇池外海观音山监测断面氨氮浓度的水质级别进行评价,发现先验级别假设、样本容量和决策偏好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与平均值法的比较发现,假设检验法具有更小的错误概率(例如,样本容量13时,风险0.21),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验证了假设检验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8.
水质与水量是影响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开展以生态需水和功能区水质达标为核心的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对改善流域生态用水不足和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优化方法将水量和水质作为独立系统处理,忽视了其耦合关系.基于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资源模型,建立了流域水环境容量与环境流量的函数关系,并作为水生态承载力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以人口与产业规模最大化为目标的水生态承载力的优化模型.最后,对水污染严重且水资源短缺的盘龙江流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水生态承载力模型能够反映水量与水质的耦合作用,从而提高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决策的科学性;盘龙江流域的水生态承载力为20.56万人和119.24亿元GDP,2014年的流域现状值超载了234%;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环境流量比例具有显著的补偿关系,呈现倒V型非线性变化过程;当外流域调水的水质高于或等于受水区水质时,受水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9.
以B(iNO3)3.5H2O和NaCl为原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水解法合成碳纳米管负载氯氧化铋复合型光催化剂(BiOCl/MWCNTs)。通过TEM、XRD、UV-Vis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主要成分和光学吸收进行了表征,并以500 W氙灯为可见光光源,研究了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TEM和XRD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BiOCl成块状与MWCNTs结合,粒径小,分散好;UV-Vis则显示,BiOCl/MWCNTs对420780 nm波长段的光的吸收强于BiOCl,有利于可见光催化。光照2.5 h后,BiOCl和BiOCl/MWCNTs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8%和96%。BiOCl/MWCNTs对罗丹明B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速率常数为1.23 h-1,相比BiOCl提高了98.2%。  相似文献   
90.
高伟  陈岩  严长安  刘永 《环境工程》2022,40(6):55-62
针对高强度复杂人类干扰河流磷来源难以定量解析的问题,构建基于流量与污染物浓度关系模式的污染源解析模型,定量分析多干扰类型河流磷的点源和非点源负荷与时间贡献。以滇池流域的源头河流、水库干扰河流、水库-调水复合干扰河流等为例,采用LAM源解析模型建立了河流磷浓度与流量的响应关系,分析了主要河流磷的源贡献结构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非点源是滇池主要入湖河流磷的主要贡献源,非点源负荷占比为53%~100%,汛期与全年差异较小;从污染源主导时间看,点源是宝象河和盘龙江大花桥-德胜桥段时间占比最高的污染源,表明低流量期间点源控制对改善水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多种人为干扰类型河流的磷污染源解析提供方法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