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对甲烷排放的精准监测是油气行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管控的基础和前提。无人机具有灵活、可操作性强、覆盖范围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在油气行业区域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详细阐述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的优势,梳理了不同的无人机类型,并根据其飞行性能及载荷能力进行了比对,归纳了无人机有效载荷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总结了国内外无人机甲烷监测技术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旨在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在我国油气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微波辐射法可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物 ,产物可经红外光谱证明。其絮凝性能受接枝物浓度、接枝物接枝率、溶液酸度、溶液温度及絮凝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其用作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 ,效果优于国产聚丙烯酰胺 ,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3.
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保障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基于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及物理模型试验法等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展望了后续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4.
阐述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控制图在环境分析实验室中的应用,并与休哈特控制图和Westgard多规则对于不同偏移量的ARL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EWMA控制图在检验不准确度,尤其在微小偏移上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5.
江西瑞昌某苎麻公司产生大城污染严重的苎麻废水。废水处理规模300m^3/d。采用水解酸化-气浮-厌氧-好氧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6.
以黄河生态经济带包含的青海、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山东1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2018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黄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BM10、NO2、O3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2)在气温较低的春季、秋季、冬季,污染物浓度会增加,气温越低,中段和东段部分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会明显增加,从而使得整个黄河生态经济带空气质量的差异也越大,其中SO2的季节波动最为明显.(3)区域间空气质量的差距正在拉大,陕西、山西、河南正在成为整个黄河生态经济带的空气污染中心,并且污染的核心区域正逐渐向西移动.  相似文献   
127.
孟冠华  邱菲  方玲  司晨浩 《化工环保》2017,37(3):315-319
采用连续通入废水和臭氧的方式,利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为151~183 mg/L、pH约为8),并通过添加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探究了臭氧氧化的机理。在不调节废水pH、臭氧投加量12.15mg/L、废水流量2 mL/min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54.5%,出水COD达到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稳定运行时,降解1 kg COD需投加臭氧741.1 mg。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自身氧化和羟基自由基氧化同时存在,且以羟基自由基氧化为主。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 min~(-1)。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型钢铁企业的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情况,对超低排放改造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中需特别注意废气有组织排放采样口和采样平台的规范性改造,并按照相关标准系统检查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维和质控的规范性;同时,在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中,准确划定评估监测范围、全面记录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正确选用监测分析方法和执行标准,以保证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建议强化超低排放改造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监督管理,并深化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9.
130.
本研究应用封闭式增强循环吸收法作为前处理技术,建立了海水中硫化物的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采用封闭循环系统和自动加酸技术,有效避免了实验过程中H2S的泄漏,显著提升了方法准确度,回收率超过80%,检出限达0.16 μg/L;应用增强循环技术,免去了氮吹和样品加热等步骤,将样品处理时间缩短至5 min,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利于批量处理样品,为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