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张苒  黎如昊  刘芸  易皓 《生态毒理学报》2014,9(6):1232-1238
有毒化学物质排放引起的水质污染可以用暴露后水生生物的生物学响应来监测预警。本文利用2013年7月份广东某水源流域发生的一次突发污染物事件作为案例分析,讨论在线生物预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光菌抑制和鱼类行为改变的生物预警技术均能够有效判别突发性污染事件。结合预警后的采样和化学分析,18种金属元素和114种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中,所有指标的浓度均低于国家地面水水质II类标准(GB3838-2002)。在能够检出的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中,超出检出限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钡,达到检出限的870倍;超出检出限最大的有机物是二氯甲烷,是检出限的145倍。根据文献发表的毒性数据和毒理学证据,推测本次案例研究中的二氯甲烷是潜在的污染因子;二氯甲烷通过其神经毒性和较强烈的嗅味影响到青鳉鱼的运动行为、导致报警。另外,文章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的优点和缺陷,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水源污染生物预警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和灰霾观测站气象资料,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2009年灰霾污染程度,分析大气污染颗粒物与灰霾天气的关系,反映该地区居民灰霾污染暴露水平。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灰霾天气总体趋势为广州市稳中有降,东莞、深圳和肇庆三城市先升后降,每年灰霾天气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四城市灰霾天气污染水平均以等级指数2轻微灰霾天气为主,PM10、SO2和NO2,3种大气污染物与灰霾等级指数回归分析具有显著性的正相关效应。珠三角地区属于灰霾高发区,灰霾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酚类化合物雌激素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片段(hER)及共激活因子(GRIP1)双杂交酵母检测体系,检测9种酚类物质的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效应.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化合物中有3种同时表现出雌激素诱导与抑制活性;2种只表现出雌激素诱导活性;1种只表现出雌激素抑制活性;3种均没有雌激素诱导与抑制活性.结构分析表明:酚类中产生雌激素活性的物质具有取代基位于对位且邻位没有大的取代基团的结构;烷基在对位的酚类物质也能显示出雌激素拮抗活性.所采用的双杂交酵母检测体系适用于外源物质的雌激素活性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合外源物的雌激素诱导与抑制活性,用于分析污染物的体内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利用OMI数据反演得到的多时相NO_2浓度产品(空间分辨率为0.125°×0.125°),分析了2005~2017年西南地区四省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及重庆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间,西南地区NO_2柱浓度年均值较小,13年的年均值为1.801 5×10~(15)molec/cm~2。年变化整体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而月变化呈内凹型分布;(2)空间分布上呈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并且跨度较大,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地区的NO_2柱浓度年均值大于10.0×10~(15)molec/cm~2,而四川省西部和云南省中西部地区的NO_2柱浓度低于1.0×10~(15)molec/cm~2;(3)云南省的NO_2柱浓度最低,重庆市的NO_2柱浓度远远高于其他3个省;此外,云南省的年变化最为平缓,而重庆市的变化幅度最大;(4)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气象要素、人口密集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5.
海绵铁还原耦合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绵铁(s-Fe0)还原耦合活性炭(GAC)吸附-微波(MW)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MO)溶液,重点考察了s-Fe0投加量、粒径、微波功率等因素对MO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Fe0投加剂量为15.0 g/L、粒径为3~5 mm、超声波功率为200 W,反应1 h,MO的去除率为94.2%。其次,采用GAC吸附-MW再生技术(800 W,照射1 min)循环处理上述脱色后的MO废水。结果表明,GAC吸附可有效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及残留的染料、TOC和总铁离子浓度,且MW辐射可有效再生吸附饱和的GAC颗粒。因此,s-Fe0还原耦合GAC吸附-MW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解MO染料,具有处理效果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设置T1(淹水超过土壤表面2cm)、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100%)和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3个不同处理组,模拟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并以嘉陵江江边芦苇(Phragmitescommunis(reed))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消落带带位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地上部分氮含量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了芦苇地上部氮的积累和合适的收割时期.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地上部氮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一个生育周期内,芦苇的叶片、叶鞘和茎的氮含量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其中,T1、T2和T3的叶片和叶鞘中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底(抽穗期),叶片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23.1、26.5和26.2mg·g-1,叶鞘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14.4、12.4和13.2mg·g-1;;而茎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0月底(穗期),其峰值为9.5、9.1和9.0mg·g-1.与其他地区芦苇的氮吸收相比,在三峡库区消落带3种水分条件下的芦苇对氮都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不同处理芦苇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其中,T1和T2处理地上生物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9月底(抽穗...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资源气藏结构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影响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对页岩气开发地块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极少,远未能形成技术体系。由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估往往无法全面地反映化学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因此开展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对提高其风险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了解种群生态风险评估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文献计量方法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的内容,对比分析并筛选可适用于我国典型页岩气开发区域特征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了其在页岩气开发场景的可用性及不确定性,旨在为我国这类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某项目新建旋压设备加工厂房拟放置一套大型数控旋压系统,厂房外配套建设液化丙烷气化站和液氧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有关要求,笔者所在单位航天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开展了安全设施设计。本文介绍了相关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类似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华南某电子垃圾拆解区PM10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计算该地区的人群暴露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并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法(WOE)对常规评估方法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比较探讨3种方法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冬季节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为: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重金属Ni对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ILCR在10-6~10-4之间).其中,Cr,Pb,Cd和As 4种重金属(类金属)对成年男性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为3.05×10-2,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为5.41×10-2和5.4×10-1,表明当综合考虑重金属作用的靶器官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时,PM10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