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家住惠安县东桥镇东桥村的王某民,在交通肇事逃逸后为逃避法律和经济制裁,在右腿受伤还没愈合的情况下,拖着断残的双腿,踏上潜逃生涯……惠安县交警大队办案民警经过两年的全力追逃,终将王某民抓获归案,为死者家属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102.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控制城市水系污染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已由单纯的污水处理发展到了全面综合治理阶段,把区域规划、资源利用、污水处理和提高水体同化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求得整体上的忧化方案。可比传统的方案节省20-40%的费用。为此我们在成都市南河水污染控制的研究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把污染源排放、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提高水体同化能力结合起来,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03.
以钢板酸洗废酸液回收的Fe2O3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永磁铁氧体预烧料及器件。研究了工艺制度如预烧温度、保温时间、摩尔比对预烧料磁学性能的影响等。制取的永磁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达到Br=420mT,Hcb=215KA/m,(BH)max=32.4KJ/m^3。  相似文献   
10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69,自引:5,他引:69  
以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林地;②选用乡土树种油松造林对土壤的干化程度较轻,选用刺槐造林时要考虑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林草隔带种植可以减轻土壤干化程度;③灌木林下阴坡土壤干层并不比阳坡干层程度轻。土壤干化程度和植被种类直接相关。此外,受种植密度及人为干扰影响;④和以前人们的认识不同,天然草本植被也会形成土壤干层,其中白羊草和长芒草形成有利于自身群落稳定的干层,但茭蒿形成的干层则对自身稳定不利,在植被建设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拓扑差异,不同的硝基多环芳烃对沙门氏菌致变性能有较大不同.所呈现的规律性可以用量子化学方法从π电子的共轭效应、构型的立体效应和分子形状大小等三个方面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某管段绝缘接头漏电失效的原因以及对阴极保护有效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电位测量、电阻测试、漏电率测试等方法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中恒电位仪、绝缘接头绝缘性能等进行检测.对该管段进行阴极保护输出、绝缘接头两端电位等参数的返场调研检测,对绝缘接头失效部位管内腐蚀产物成分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 恒电位仪在清管前后的输出电压差为7.55 V,保护侧与非保护侧电位相同漏电率达90%.绝缘接头两端管段存在大量坑蚀,深度可达3~3.5 mm.绝缘接头垫片处附着大量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3O4和FeOOH等有磁性、易导电的铁氧化物.结论 绝缘接头失效导致管道失去保护,原因是外防腐层破损,外部导电介质会造成管道电搭接;管道内部磁性导电腐蚀产物导致绝缘接头短接.  相似文献   
107.
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脱除可以采用传统脱除法和催化反硝化脱除法。介绍了地下水脱氮技术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最新发展提出的催化反硝化脱氮法。具体阐述了催化反硝化脱氮的原理、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优势和局限性,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催化活性和催化选择性的提高,是催化反硝化法实用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8.
电催化还原-生物降解耦合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反应器中 ,通过电催化 微生物反应的耦合还原作用 ,强化废水中硝基苯污染物的去除 ,重点研究电流密度和pH值对硝基苯去除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电解的电流密度增大 (不超过 2 0mA) ,虽然电极附近填料表面的持菌量略有下降 ,但硝基苯的去除率和苯胺的生成率还是在不断增大 .当没有电流作用时 ,微生物还原硝基苯的最佳pH在 6 7左右 ,而当电流电流为 2 0mA时 ,最佳 pH值降低到 5 4~ 5 9.在反应器中 ,阴极附近的苯胺浓度最大 ,而阳极附近的苯胺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9.
缸内直喷汽油车颗粒物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能够影响人类健康和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整车转鼓实验对国V缸内直喷(GDI)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水平及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汽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GDI汽油车的PM、OC、EC排放因子分别为(43.4±16.2)、(11.0±3.5)及(20.5±8.1)mg·kg-1,其中EC的排放显著高于同类研究.为探索导致颗粒物排放区别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探讨了燃油类型、启动方式和循环设定对汽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类型(添加体积分数10%的乙醇与纯汽油)对颗粒物排放影响不大.冷启动会排放更多的颗粒物.同时,循环方式也会影响颗粒物排放,中国工况循环(CLTC)会排放比全球测试循环(WLTC)更多的颗粒物,这可能与我国更多的缓加速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剩余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及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渐渐成为剩余污泥终极处理、处置方式,而焚烧产生的污泥灰分中又包括了污水中绝大部分(>90%)的磷.因此,从焚烧灰分中回收磷也为污水磷回收提供了最佳位点.从污泥灰分中回收磷已存在一些适用技术,但灰分中重金属含量对工艺选择有重要影响,这可能会限制灰分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的可行性与价值.因此,磷提取并纯化是灰分磷回收的重要技术步骤,同时也需兼顾工艺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为此,本文从磷提取与磷纯化角度总结了目前灰分磷回收技术的国际研发进展,涵盖生物法、湿式化学法和热化学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在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及适用灰分方面的差别.生物法行之有效、环境影响小,但完成磷回收时间漫长;湿式化学法研发、应用最为广泛,但对环境影响较大;与污泥焚烧统筹合建可使热化学法更具经济性.然而,3类不同技术工艺并不具有相互替代性,需根据灰分成分进行合理选择.此外,前端污水处理以及中端污泥前处理也应与末端灰分磷回收相结合,尽量避免过多化学药剂投加带来的污泥灰分金属含量增加.污泥单独焚烧亦是决定灰分磷回收效率的关键.欧洲政策已明显支持污泥焚烧并从灰分中回收磷,政策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