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93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密云水库周边小流域大气氮磷沉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沉降是氮磷元素进入水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密云水库水源地周边大气氮磷沉降特征,选取土门西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设置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进行为期一年(2019年9月—2020年8月)的大气沉降收集,分析大气干、湿沉降中不同形态氮磷通量逐月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估算大气氮磷沉降对小流域及密云库区氮磷输入的贡献. 结果表明:①土门西沟小流域大气氮、磷年沉降通量分别为38.393和1.952 kg/(hm2·a),氮磷干湿沉降通量季节性变化显著. ②湿沉降受气象(降雨量、温度、降雨时间间隔)等因素影响,氮磷沉降通量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温度升高、降雨时间间隔变长均会使氮磷湿沉降浓度增大,而降雨量大小与大气湿沉降通量直接相关. ③干沉降受物质来源及气象等因素影响,氮磷沉降通量呈夏冬季高、春秋季低的特点,其中风向、风速是影响大气氮磷干沉降的重要因子. ④经计算,土门西沟小流域大气氮、磷沉降贡献分别为1 339.90和1.50 kg/a,分别占其氮、磷输出贡献的28.57%和0.39%,若不考虑空间差异性,预计大气沉降直接落入密云水库总氮(TN)和总磷(TP)的沉降量分别为551.18和28.02 t. 研究显示,大气沉降是密云库区周边面源污染综合管理的重要一环,未来应引起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92.
环境变迁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及维持机制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 滇西北和滇东南两地曾在地质历史上具有相似森林植被,随着板块运移,两地出现明显环境区化,植被类型亦产生巨大变化,仅在两地干热河谷生长着相似外貌和类型的植物群落,而其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格局有何异同尚不清晰. 该研究分别在怒江和元江干热河谷设置100 km样带,每间隔4 km布设样地,对其植被进行群落学调查. 通过计算两地不同生活型植物重要值、Alpha及Beta多样性指标,拟阐明起源相近、外貌相似的两地植被在环境变迁后群落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①滇西北干热河谷共调查到维管植物125种(51科104属),滇东南干热河谷共调查到114种维管植物(44科102属). 滇西北乔木和灌木物种丰富度均略高于滇东南,草本反之. 滇西北乔木多度极显著高于滇东南(P<0.01),灌木多度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草本多度滇东南显著高于滇西北(P<0.05). ②从科水平分析,滇西北和滇东南乔木和草本优势科组成种类相似,但灌木优势科组成种类差异性较大. 从种水平分析发现,两地乔木优势种种类差异较大,而灌木和草本组成相似. ③滇西北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略低于滇东南,但无显著性差异,而Pielou指数显著低于滇东南(P<0.05). 滇西北干热河谷植物群落中优势种单一,物种分布具有聚集性;滇东南植物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物种多样性丰富. ④两地植物群落之间相异性系数较高,处于极不相似水平,群落间生境差异性较大,不同生活型植物Beta多样性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以灌木物种组成的相异性最大. 研究显示,起源相近、外貌相似的滇西北与滇东南干热河谷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明显,Beta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变迁后区域环境差异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93.
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出风口位置和风速对文印室苯系物扩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文印室内采用单侧通风方式时的通风排苯效果最好;在建筑条件有限只能采用双侧通风方式时,存在一个最优的出风口风速使文印室内的通风排苯效果最佳;采用混合通风方式时,文印室内部分区域会出现苯系物的聚集情况,需根据室内物品的摆放和工作人员的主要活动区域综合分析并选择出风口的最佳位置和最优风速,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94.
上海市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健康收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掌握上海市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人群健康收益,综合采用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健康风险评估、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定量评价行动计划实施后居民大气PM_(2.5)暴露水平变化及健康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M_(2.5)年均暴露浓度在35μg·m~(-3)及以下的人口比例由基准年的1.62%上升至控制年的34.06%,归因PM_(2.5)暴露死亡风险由基准年的15.2%下降至控制年的11.9%.实现的健康收益总和为118.41亿元(95%CI:50.24~178.19亿元),占2013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0.55%(95%CI:0.23%~0.82%).行动计划的实施对保护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外环线以内人口密集且PM_(2.5)降幅较高的区域健康收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5.
百色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百色城区园林树种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地园林绿化树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园林规划设计中合理选择、利用绿化树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吡啶、松节油和苯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吡啶、松节油和苯胺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后直接进行色谱分离分析,3种物质能够有效分离.吡啶、松节油和苯胺的水中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9、0.009、0.004mg/L,样品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9%~114%,平行6次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5.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水中吡啶、松节油和苯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7.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7种硝基苯类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水中的硝基苯类和氯苯美化合物用乙酸乙酯/正己烷(2:1,体积比)混合溶剂提取,经DB-35ms色谱柱分离后用ECD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萃取定容后即可进样分析,无需进行高倍浓缩,17种化合物分离良好,检测灵敏度高,水中检出限为0.03~0.08μg/L,比饮用水源地限值低1~4个数量级.本法在40.0~4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4%~5.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3%~106%.  相似文献   
198.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奉节地区草堂河、梅溪河和大溪河三条支流为研究区域,对蓄水期和非蓄水期库区支流的非回水区和回水区(常年回水区和变动回水区)附石藻类组成及其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条支流共发现附石藻类103种,隶属4门45属,非回水区67种,隶属3门34属,回水区82种(常年回水区64种,变动回水区41种),隶属4门34属.蓄水期,非回水区优势种为变异直链藻、扁圆卵形藻、普通等片藻、锉刀布纹藻和巨颤藻,回水区优势种为变异直链藻、近缘桥弯藻、普通等片藻、高山立方藻和颗粒直链藻;非蓄水期,非回水区优势种为变异直链藻、近缘桥弯藻和扁圆卵形藻,回水区优势种为巨颤藻、岩栖颤藻、美丽颤藻、尖针杆藻、丝藻、优美平裂藻和小颤藻,表明非蓄水期不同河段优势藻种差异显著,而蓄水期不同河段优势藻种差异较小;非回水区不同时期优势藻种无明显差异,在非蓄水期常年回水区和变动回水区优势种属差异相对较小,而蓄水期差异较大.冗余(RDA)分析表明,附石藻类组成变化是温度、电导率(SPC)、p H、总氮(TN)和总磷浓度(TP)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样点优势藻种细胞密度变化主要受氮、磷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库区不同水文情势不仅影响支流水体环境,而且对底栖藻类组成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9.
典型炼厂硫转移及硫分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某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油加工过程中硫的迁移分布规律以及硫在各加工单元的存在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明确了该炼厂H2S存在的主要危险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措施与建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H2S中毒的风险,为我国加工高硫原油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本刊讯 最近,一部为推动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系列教学录相片──《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通过国家部级审定。参加这个作品审定的单位有,劳动部的矿山安全监察局和培训司、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农业部乡镇企业司、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 袁宝华同志为该片题写了片名。 这部我国首套全面讲授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录相片,是由劳动部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有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家安全监察员编写和讲授的。全套分为13讲,共24个学时。内容包括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入井须知、顶板管理、巷道顶板事故防治、通风与瓦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