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堵车跟车:不要跟前车太近,至少要预留可以让本车打方向可以转出去的位置,以防前车发生故障或不可预见的完全堵死。  相似文献   
142.
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能昌信  王彦文  王琪  董路 《环境科学》2005,26(1):200-203
通过对400V、350V、300V高压直流工作电压下小型模拟填埋场实验数据的分析 ,提出了简化的模型等效电路 .由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衬层的存在使得模型具有了整流特性 ,其电容大小将随着衬层面积和供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供电电极的接触电阻与大地的电阻率成正比 ,与电极的粗细及入土深度有关 .同时 ,接触电阻主要由电极附近的土壤电阻决定 ,大于10倍电极半径以外的土壤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不超过全部电阻的10% ,故降低电极附近土壤的电阻率可有效地降低电极的接触电阻 .  相似文献   
143.
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效果评估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分析过程。本文在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估模型设计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系统,并通过对数据进行集成与规范化处理,创建了系统数据库,最终实现了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的分析与评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相关数据完整、规范、准确的情况下,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效果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分析聚氨酯(PU)合成革工艺及其废水水质特点,探讨废水中的污染因子和危害,重点提出了生物法、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膜生物反应器(MBR)四种处理工艺,并提出处理合成革废水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5.
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与增汇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动态与增汇潜力对理解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西双版纳1993—2006年间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汇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1993—1994年间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为60 770 378.37 t,碳汇增量表现为栎类(Quercus L.)〉经济林〉思茅松(Pinus kesiya)〉其它阔叶〉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密度范围为15.08~74.76 t.hm-2;2005—2006年间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为62 347 715.19 t,比1994—1993年间上升2.60%,碳汇增量均表现为其它阔叶〉经济林〉栎类〉思茅松〉桤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其它针叶,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密度范围为8.60~70.90 t.hm-2。(2)2005—2006年间,景洪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为23 299 801.23 t,碳密度范围为8.78~73.35 t.hm-2;勐海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为14 058 043.42 t,碳密度范围为7.95~59.51 t.hm-2;勐腊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为25 050 562.32 t,碳密度范围为8.46~98.73 t.hm-2。可见,1993—2006年间,西双版纳森林植被起到了重要的碳汇功能,且其碳汇功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6.
重金属污染场地电阻率法探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能昌信  王彦文  董路 《环境科学》2013,34(5):1908-1914
为了分析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法探测效果,建立典型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电阻率法探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电阻率法探测的典型装置———温纳装置对于不同污染程度和污染区域的探测效果.模拟结果表明,电法装置的探测效果受到污染程度和污染区域埋深的影响,污染程度越严重,探测得到的低阻异常越明显,污染区域越容易识别;反之,污染程度较轻时(污染土壤与背景土壤电阻率比值大于60%),温纳装置探测无法得到明显的低阻异常,不利于污染区域判断;污染区域越靠近地表,则越容易被检测出,污染区域埋深较深时,视电阻率断面图异常不明显,不易污染区域判断.实际场地电阻率法探测结果也表明,电阻率法能够正确检测出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7.
提出了将Sobel边缘检测算子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结合的方法(E-ConvNet),用于污染场地的ERT反演过程.通过Sobel算子提取污染区域视电阻率数据的边缘特征作为CNN的先验信息,提高E-ConvNet的计算效率及识别精度.在5种理论模型(单异常体、双异常体及含双异常体的层状结构)和现场实例上测试了E-ConvNet算法的性能,并与最小二乘算法(LS)比较.测试结果表明:E-ConvNet能够准确识别污染处的面积、位置及阻值,其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均优于LS.E-ConvNet的单异常识别准确率为81.8%~84.9%,而LS则仅为9.6%~36.2%;多异常识别准确率为68.6%~84.4%,LS仅为2.8%~27.6%;E-ConvNet用时约为112~190ms,LS耗时为6000~7000ms.因此,在污染场地调查工作中,E-ConvNet能够准确高效地反演出污染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为开展后续评估/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8.
149.
转型发展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及依据。根据转型发展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利用、环境整治、产业转型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以湖北大冶市为例,评价2007-2016年转型发展的绩效并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大冶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转型发展绩效分值均在0.9以上,总体呈两个阶段:2007-2010年为转型初期,产业接替阶段,发展绩效不稳定,由2007年的0.9976升至2008年的0.9998,2010年下滑至0.9098;2011-2016年为稳定转型发展期,绩效稳步提升,由0.9142升至0.9458。(2)影响大冶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排序十年一致,障碍度从强到弱依次为: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城镇登记失业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大冶市今后转型发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