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51.
中国环境管理的战略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环境保护丁作虽已经历了从末端污染治理到全程管理的转变,对遏制环境污染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为经济制约型的环境战略,它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局限性.面对新时期的环境压力,要在总体上扭转工业革命以来依赖向自然索取乃至掠夺来维持发展的惯性思维与行动,就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环境发展战略.文章提出了主动引导发展的环境战略,并从改变发展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居民生活方式与引导对外合作公平利用全球环境资源等四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层面,搭建起连接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鸿沟的桥梁,从而使宏观战略转变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法.我国的环境管理必须实施主动引导发展的战略转变,以调控发展为核心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已开始沿着这一方向前进,但实施主动引导发展环境战略的征途仍然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必须系统地研究支撑人类不断进取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生态环境新的平衡秩序;研究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持续下降的经济发展模式、产品结构与生产方式;研究全人类共同公平享受包括生态环境、商品市场与社会福利的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多文化共存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政策.  相似文献   
252.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及其运行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净化猪场沼液中开展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过程及其运行效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堵塞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填料层中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积累所致.不可滤过性物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且大部分不可滤过性物质的粒径均超过5.00 μm.填料层的孔隙率和水力传导系数均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填料层中被截留物质的含量则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空间变化特征均受到了系统中水力流态的影响;当系统HLR为0.02m3/(m2·d)时,VSSF在运行1380d后对猪场沼液的净化开始恶化,系统对COD、TSS、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降至37.31%、57.82%、20.80%、32.13%和51.18%.  相似文献   
253.
基于随机-模糊耦合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及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糊理论描述风险评价过程的模糊不确定性,采用概率理论描述随机不确定性,同时为解决模糊数计算过程复杂的问题,将模糊变量表示成均匀随机变量的函数,用Monte Carlo算法模拟模糊变量之间的函数运算,从而实现模糊-随机方法的耦合.为验证该模糊-随机耦合模型的有用性,选取青海某汞化工污染场地进行案例研究,通过与RBCA模型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基本精度,且能较好地表征场地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人群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贡献率为80%左右;正常暴露情形下,该场地的健康风险水平为0.28,风险水平可以接受,最不利情况下的健康风险风险水平为1.28,最不利情况出现的概率小于等于1%;该场地对人群的健康风险随着时间减小,在第6年左右其风险减小至可接受水平,建议无需对场地开展污染治理,只需在污染物高峰段(第1~6年或第6~8年)为居民提供替代水源以截断暴露途径,待场地污染水平自然衰减.  相似文献   
254.
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化风险评价,构建了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其中第1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PRA)评价填埋场渗漏风险,第2级PRA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第3级PRA评价人体健康风险.为定量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三级PRA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事故树方法研究防渗层破损事故的不确定性.应用三级PRA模型评价了西南地区某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通过与实测数据和EPACMTP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第1级PRA评价结果显示,该填埋场渗漏量大于可接受渗漏量的概率为0.85,表明渗漏风险较大;第2级PRA评价结果指出,自第28年起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概率逐渐增大,在第47年污染概率等于1.00,主要污染物为Ni和Pb;第3级PRA评价结果表明,被污染的地下水将对填埋场周边居民构成健康危害,主要危害物为Pb,正常情况下其非致癌危害商为1.05;在不利条件下(降水量大、漏洞多、水文地质条件利于污染物扩散),非致癌危害商为1.34.   相似文献   
255.
4月10日至11日,贺州市在市委党校举办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培训班。来自该市石材加工、水泥制造、陶瓷制造、冶金、木制品制造和地采矿山等行业共161家整治企业的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员共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56.
北京机动车限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确保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北京市政府从奥运前就开始对在京机动车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奥运结束后,为保证空气质量及缓解交通出行的路面拥堵状况,仍然进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1天"的机动车限行政策.分析北京市近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并着重分析奥运前后及限行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这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与限行同期进行对比,据此分析限行措施带来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减排效果.在限行政策实施期间,北京城市大气中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以NO2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北京市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行对空气质量的好转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57.
<正>中平能化集团现有职工15.7万人,生产班组1万550个,其中井下班组6369个。中平能化集团现有35对矿井,其中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258.
填埋场地电模型的电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高压直流电法进行了填埋场人工合成衬层漏洞检测,当供电电压为400,350,300V时,改变供电方向,地电模型表现出不同的电学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高密度聚乙烯和土壤充分接触,在其接触面上形成类似于PN结的导电膜.当膜下电极为负时,模型所表现出的容性特征远超过当膜下电极为正时所表现出的容性特征.探讨了这种导电膜的形成和机理,并得出电容的大小将随着衬层面积以及电压的增加而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9.
常有人将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喷洒在卧室、卫生间、办公室等处,以此来保持空气清新,消除异味。实验显示,芳香剂能损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妇女和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对纯净的空气来说,香与臭一样,都是一种污染,尤其是试图用“香”制“臭”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芳香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其化学成分复杂,大多数芳香剂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有些芳香剂含有较多的致敏物质,对过敏性体质极为不利,可引起一系列的过敏性疾患,如荨麻疹、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公司明令禁止员工使用香味浓烈的香水乃至禁止女性浓妆艳抹。原因是香水和化妆品中的易挥发物质污染空气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相似文献   
260.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氮磷污染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①上海市郊中小河流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其表层水凯氏氮、总磷和CODCr指标均数倍于V类水的最大允许值.②由于受纳污染物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异,中小河流氮磷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居民区附近的小河流氨氮和磷的污染很重;主要受农田径流影响的小河流,氨氮和磷的污染较轻,但受硝氮污染的风险加大;养殖场附近的小河流,氨氮和磷有突发性暴增的现象.③中小河流氮磷污染,还受河流季节性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随着气温升高和河流表层生物量的增大,表层水NH4+、NO3-因大量消耗而降低;有机N和颗粒态P含量因生物量的增加而上升;NO2-也会因硝化细菌活动的加剧而增加.水溶态磷和总磷也有随着气温和生物活动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还要受到水体pH、DO等条件的影响.④在盛夏高温季节,水流滞缓的小河流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氮磷指标存在明显分异:底层水NH4+、水溶态磷和总反应态磷含量高于表层水;而表层水NO3-和NO2含量高于底层水.这种富营养化水质分层现象的产生是夏季河流表层生物量暴增和底泥氮磷释放加剧的必然结果.至秋季,随着气温的回落,水质分层现象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