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唑类杀菌剂因其广谱性和稳定性会残留在水环境中,从而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目前对唑类杀菌剂的毒性研究大多集中在急性毒性,对其致毒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将三唑醇、三唑酮、克霉唑和氯咪巴唑4种常见的唑类杀菌剂作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作为指示生物,研究4种唑类杀菌剂暴露96 h后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生理变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目标污染物浓度越高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抑制程度越强,在50%效应下,96 h时毒性大小为:氯咪巴唑>克霉唑>三唑醇>三唑酮.其毒性机制可能与活性氧(ROS)的持续积累有关,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ROS含量不断增加,其中刺激作用最明显的是克霉唑,ROS的增加促进丙二醛(MDA)的大量产生,从而使绿藻产生氧化损伤,激发了不同水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同时,它们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存在明显的抑制,破坏了绿藻的光合机制,最终造成藻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评估唑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2.
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是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和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厨余垃圾管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和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如何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高值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为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厨余垃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资源化标准现状,探讨如何优化厨余垃圾管理路径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从加强源头减量、完善处理模式、优化配套政策、加快示范试点、提升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行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南充市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南充市为研究对象,笔者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对降水进行采样分析,共获取降雨数据520个,对该市酸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采用统计学上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该市近几年来降水化学成分中主要污染物.通过对降水中化学离子物的分析,阐明了该市酸雨的主要成因;从大气相对湿度及其颗粒物与降水pH值、[SO42-]等的对照关系对该区域的酸雨形成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4.
一场急雨,竟然就酿成一次大灾.随之,是家园的口敞,是财产的损毁,是民生的苦难,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情剥夺.这样的悲情,当下正在一些地区上演.  相似文献   
165.
一场急雨,竟然就酿成一次大灾。随之,是家园的口敝,是财产的损毁,是民生的苦难,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情剥夺。这样的悲情,当下正在一些地区上演。  相似文献   
166.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家"大气十条")明确了到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的阶段性目标。在借鉴国外有关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实施"大气十条",需要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围绕空气质量达标管理这条主线,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以及评估、考核等一系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7.
取食品生产废水处理中试工程运行中现有的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活性抑制与恢复试验。通过慢性致毒与急性致毒作用的对比,分析酸性条件对颗粒污泥的抑制作用,研究颗粒污泥的耐酸性,并考察污泥活性恢复方法。结果表明:当进水pH=6.5,颗粒污泥活性受到轻微抑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当pH值下降至4.5时,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均趋于零。同时使用调节进水pH值、降低进水有机负荷、提高进水碱度以及调整水力停留时间等4种方法能有效恢复污泥活性,活性达到抑制前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68.
编辑同志: 2007年12月,我进入某公司从事电脑软件开发工作并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本人在受雇该公司期间及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年内不得自营或到同类竞争企业中工作,否则需向公司支付违约金20万元,并赔偿公司损失。前不久,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宣布大规模裁员,我被列入了裁员行列。请问,被裁员后还应遵守竞业限制吗?  相似文献   
169.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列举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范例,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变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0.
环境中抗生素复合污染产生的毒性效应具有潜在风险。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SAs)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环境中常见的磺胺吡啶(SPY)、磺胺甲基嘧啶(SMR)、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哒嗪(SMP)、磺胺甲恶唑(SMZ)和磺胺喹噁啉(SQ) 6种SAs及其二元混合物体系(共75条混合物射线)为研究对象,利用96孔微板测定6种SAs及其二元混合物对斜生栅藻(So)的生长抑制毒性,通过浓度加和(CA)、独立作用(IA)模型和模型偏移率(MDR)分析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及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6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So在9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SAs的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6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Q(pEC_(50)=5.311)>SPY(pEC_(50)=3.757)≈SMZ(pEC_(50)=3.749)>SMP(pEC_(50)=3.680)>SM2(pEC_(50)=3.090)>SMR(pEC_(50)=2.595);不同组分SAs混合物对So的联合毒性存在差异,大部分混合物毒性存在组分浓度依赖性,而有小部分混合物毒性则不存在组分浓度依赖性;15个SAs混合物体系以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为主。混合体系组分的浓度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类型。在10%效应下,含有组分SPY的混合体系大多呈现协同作用,且随组分SPY浓度比的增大,协同作用增强。含有组分SMR的混合体系均呈现拮抗作用,且随着组分SMR浓度比的增大,拮抗作用增强。研究成果为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