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367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光合色素的化学分类法在淡水藻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 HPLC)系统研究了我国主要淡水藻类--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金藻、裸藻和隐藻等的光合色素,在8种纯培养藻类中共确定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其衍生物19种。分离到的主要标志性色素按洗脱时间分别为脱植基叶绿素a、19′ 丁酰氧岩藻黄素、叶绿素c、脱镁叶绿素a、多甲藻素、甲基脱植基叶绿素a、岩藻黄素、新黄质、紫黄质、蓝藻叶黄素、硅甲藻黄素、硅藻黄质、叶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b异构体、叶绿素b、叶绿素a异构体、叶绿素a和β 胡萝卜素;其中在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中首次鉴定到19′ 丁酰氧岩藻黄素;通过官桥基地的实际监测,证实了该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为基于HPLC分析技术的浮游植物化学分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相似文献   
63.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间作3种农艺措施对黑麦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牛粪可提高黑麦草对cd的吸收效率,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mg·k^-1降低至14.11mg·kg^-1,同时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mg·kg。提高至13.33mg·kg^-1,黑麦草体内吸附cd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秸秆可促进cd向根际土壤的迁移,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mg·kg^-1降低至13.27mg·kg^-1,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mg·kg^-1增加至13.46mg·kg^-1,且土壤与秸秆以5:2的比例混合时效果更明显;黑麦草与小麦间作处理根际土中cd含量显著增加,由6.75mg·kg^-1提高至14.77mg·kg^-1,同时黑麦草体内cd含量有大幅度降低。说明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牛粪、秸秆均可提高黑麦草吸收土壤中cd的能力,提高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小麦间作能抑制黑麦草对土壤中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64.
天然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渗滤液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然硅藻土在静态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COD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硅藻土对于氨氮的去除效率只有14.1%;但对COD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70.1%;天然硅藻土对于COD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速度明显高于其对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及吸附速度;在平衡浓度相当高的情况下,每克硅藻土具有吸附65.31mg COD的极限潜力。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了校准湿度计的一种新方法一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校准法,以利用5121湿度发生器校准可输出(0-5)V的湿度传感器的基本误差为例,介绍了其校准方法确定了该方法校准湿度计的置信度和准确葭:  相似文献   
66.
1引言 防护装备在核、生、化环境下起着防放射性灰尘、防生物细菌和防化学毒剂的作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检测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防护装备产品的质量乃至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受湿度的影响很大,以前,在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能检测过程中是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检测测试管路中的湿度。  相似文献   
67.
顶空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DB-624交联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微电子捕获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应用,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准确可靠、省工省时省试剂,符合"绿色分析化学"的要求。最低检出限为0.2μg/L,标准偏差为0.02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6.0%,加标回收率为88.7%~109%。  相似文献   
68.
天津市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8年1、4、7月和10月在天津大气层边界站,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粒子进行了滤膜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SO42-、NO3-和Cl-)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PM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为47.3 μg/m3,其中,SO42-、NO3-、NH4+和Cl-是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共计87.3%,表明了天津市细粒子中的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2 平均比值接近1.0,显示硫酸氨是细粒子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3-/SO42-浓度比的平均值为0.65,反映了燃煤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并通过对PM2.5中8个水溶性离子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来源。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与环境磁学特征的关联,采集了广州市某垃圾填埋场41组土壤样品进行磁学和地化分析。磁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磁性以人为输入为主,组分主要是软磁性矿物,颗粒较粗。磁性矿物学研究表明,磁性颗粒物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可能还有针铁矿。重金属与磁学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Zn存在于各种粒径的磁性颗粒物中,Cu、Cr与单畴和多畴磁颗粒共存,Pb、As与较粗的硬磁性矿物共存,Hg与多种矫顽力不同的磁性矿物共存,Ni、Cd与所有磁学参数都未有显著相关关系。可见,一些重金属与磁性颗粒物之间存在伴生关系。  相似文献   
70.
高速电梯速度的提高将增大其振动幅度。为了降低高速电梯的水平振动,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液压主动导辊系统。首先,介绍液压导辊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再介绍带主动导辊系统的电梯轿厢水平振动的动态模型以及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液压系统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液压执行器。为了提高控制性能,开发了预见补偿控制器。最后,通过模拟和实验来验证液压主动导辊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液压主动导辊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梯的水平振动,比被动导辊系统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并且预见补偿模糊逻辑控制器具有优越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