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91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接经济损失(农产品产值损失、农副食品加工业损失和防控费用)、潜在间接经济损失(油菜旅游产业)和潜在非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功能损失)3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生物损失估算体系。研究发现油菜茎基溃疡病入侵的潜在损失总额高达96.05亿元,其中,潜在直接经济损失、潜在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非经济损失分别占潜在损失总量的54.9%、36.0%和9.1%。动植物检疫在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2.
为了进一步精准有效地降低细颗粒物浓度,针对长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选取8个省级区域的5种污染物为减排目标,设定5个基准排放情景,采用CMAQ-DDM敏感性技术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长三角区域PM2.5污染受区域内的4个省级区域一次PM2.5排放影响最大,区域外的排放影响主要来自河南省和山东省的氨气和一次PM2.5。分别削减本地60%一次PM2.5的排放,安徽省PM2.5平均质量浓度下降了23. 24μg/m^3,江苏省下降了18. 32μg/m^3,上海市下降了15. 17μg/m^3,浙江省下降了9. 07μg/m3。综合各省(市)浓度响应曲线,最大排放因子均为本地一次PM2.5,削减20%左右存在敏感性最大值,削减60%之后浓度曲线趋于平缓,其他因子削减40%以后PM2.5浓度下降逐渐明显,对最后一位排放因子的响应则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353.
深水型水库中藻类功能群组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西安市深水型水源金盆水库藻类变化规律,在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展开调查实验研究。引入藻类功能分组(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方法,分析了北方地区贫营养条件下的深水型水库藻类功能群组的演替特征,结合冗余分析(RDA)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功能群组演替与水温、氮磷及水库水位变化等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金盆水库藻类可分为8个功能群组类别:B、P、D、X1、M、X3、MP和S1;水库春夏季多种藻类功能群组共存,而秋冬季功能群组结构组成比较单一;水库表层功能群组B和X1显著影响因素分别是水温和NO-3-N含量,而水库中层水20 m和40m功能群组P受NO-3-N含量影响显著。水库高水位运行时有利于表层功能群组P生长,低水位运行时有利于表层功能群组B生长。  相似文献   
354.
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发酵树皮为主要反应介质的渗透性生物墙对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去除效果,为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模拟生物墙运行数天后,墙内形成弱碱性(pH 7~8)、强还原(Eh<-100 mV)环境,有利于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并生成沉淀。在进水六价铬浓度为20 mg/L、水流速度为3.7 cm/d的运行条件下,3周期间生物墙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稳定在98%左右,生物墙内沿水流方向三价铬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6.6 mg/L),出水三价铬约为1.0 mg/L。吸附和微生物转化是生物墙对水中六价铬去除的主要反应。  相似文献   
355.
估算多氯联苯在鱼体中生物富集因子的片段常数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海瑛  陶澍  卢晓霞 《环境化学》2000,19(2):159-164
根据40种PCB的实测数据建立了估算PCB在鱼体中生物富集系数的片段常数模型,建模化合物的lgBCF在2.65-5.97之间,lgKow则在3.88-8.18之间,由于特定氯取代位的影响以及在此Kow范围内BCF与化合物憎水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简单的片段常数模型不能有效估算BCF。  相似文献   
356.
香港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厌氧序列分批滴定装置(ASBT)研究了香港青山湾避风塘和屯门河、城门河、林村河感潮河段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16和pH7的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对铜的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铜在不同河流沉积物有机碳中的分配系数差别较大,吸附容量差别较小,H^+可以结合沉积物有机碳的重金属结合位点,导致吸附容量和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57.
县级规划是中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落实单元。面向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借鉴经典地理设计(Geodesign)框架并拓展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构建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重点对框架下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流程、关键问题、主要任务及方法与技术支撑进行分析。模型是框架的核心。“评价模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价;“变化模型”以“智能决策”为目标,融合多目标规划与人工智能算法,衔接指标约束与空间管制;“影响模型”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出公众参与规划的思路与方法。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需要传统方法、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与共同支撑。本文拓展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方法论研究,贡献了生态化、智能化、人本化规划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58.
提取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微波法与索氏法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的提取效果,并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方法作了系统对比.另外,对采集于河北省某地污灌土壤的样品进行两种方法提取效率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59.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中重金属能够通过土壤孔隙迁移至地下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土壤胶体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双电层结构能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总结归纳了pH、离子强度、水动力作用、胶体粒径和孔隙尺寸等因素对重金属迁移行为的阻滞和促进作用。探讨了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0.
本文通过对华能长兴电厂2×660MW燃煤机组"上大压小"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分析,认为电厂工程各区域土壤流失符合实际规律,在采取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较好,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