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以来,各个防控区域结合各自重金属污染成因与特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源头控制、污染物末端治理、环境修复整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探讨不同的区域综合整治途径和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防控模式。本文分析了五种防控模式的特点,每种模式以一个典型的防控区域为案例,分析了该防控区实施区域综合防控的做法,从而阐释不同防控模式下不同的策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突出,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但重金属污染防控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定位和形势,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重金属污染防控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炭在环境修复、固碳、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得到广泛应用,与纳米材料联合制备的新型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使原生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官能团、催化降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对不同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应用,为后续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在环境修复应用的工程化和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泥行业是居火力发电和汽车尾气排放之后的氮氧化物排放的第三大源,是"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的重点行业。本研究在分析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与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减排目标与任务预测"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为22.24亿元;"十二五"末全国水泥脱硝设施运行费用将达到31.3亿元/年;2015年能够有效削减氮氧化物75万吨,较2010年削减13%。为此本研究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脱硝设施建设;同时,借鉴国外水泥行业污染物防控经验,强化火焰冷却、分段燃烧、中窑烧制、矿化熟料等过程控制方法/技术的应用,并兼顾水泥行业粉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总有机碳、二恶英/呋喃、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多环芳烃(PAH)等污染物的防控;重视微生物脱硝、电子束法等减少还原剂应用、避免氨逃逸、脱硝效率较高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研发,推进水泥行业先进污染防治技术尤其是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示范推广以及产业化发展,为水泥行业污染减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技术适用程度、环境影响情况、经济成本与效益等方面,搭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技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一种能够从更环境友好、更技术可靠、更经济可行等技术需求角度,分析、判断、筛选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浙  卢然  伍思扬  贾智彬  王宁 《环境科学》2022,43(7):3763-3772
研究长江经济带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搜集2006~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并对搜集文献采样数据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克里金插值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布规律和健康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矿山土壤中Pb、 Cd、 Cr、 Hg、 As、 Zn、 Ni和Cu含量平均值超我国长江经济带土壤背景值,Cd和Hg累积程度显著;污染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为:Cd>Hg>Pb>Zn>Cu>As>Ni>Cr, Cd和Hg污染程度最高,存在超60%的样本点处于中污染以上;污染评价显示锡矿和铅锌矿土壤污染较其他矿种明显突出;健康风险评估显示经口摄入为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的主要摄入途径,总非致癌和致癌风险指数均处于不可接受范围内,且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各省市矿山土壤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明显高于下游.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确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缺乏系统性的缺陷,通过构建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决策的特征数据集,并采用卡方自动交叉检验(CHAID)、穷举卡方自动交叉检验(E-CHAID)、分类与回归树(CART)3种决策树(DT),探索不同DT算法应用于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DT应用于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预测是可行的.CART-DT在准确率(ACC)、精度(PRE)、召回率(REC)、F1值方面的性能均显著优于CHAID-DT和E-CHAID-DT.CART的总体优化算法可能更适合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的预测.区域保护目标(RPG)、区域污染物类型(RPT)、区域企业平均生产年限(RAPP)3项输入变量对CART-DT输出的重要性非常高;区域年平均风速(RAAWS)、区域地形地貌(RT)、区域土地增值潜力(RLVP)等11项输入变量对CART-DT输出的重要性较高;区域人口密度(RPD)、区域主导行业风险(RDIS)等6项输入变量对CART-DT的输出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梳理了铊的特性分布、毒性危害以及我国发生的铊中毒或污染事件,分析了我国现有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以及监测分析标准与方法,提出了我国铊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防控区域整治进展及“十三五”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性提出我国138个防控区域"十二五"期间实践的3种类型防控模式,对防控区域总体成效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防控区域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导向管理、目标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防控区域深入管理4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