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在实施近3年中,有10.15×108m3/生态水分5次流向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随着生态水流的到来,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直接反映在输水河道周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以及下游植被的响应上.根据近3年在塔里木河下游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就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输水后地下水位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从时间上看,距河道远近不同的地下水位升降规律各异;从空间变化看,地下水位表现出以输水河道为中轴向外变化逐渐减弱和输水后不同地区地下水位抬升幅度的差异;鉴于地下水在达到一定水位以后其变化明显趋向复杂,而不同植被生长所要求的水位不同.因此,确定输水后的最佳生态水位将对今后在塔里木河下游进行大规模恢复和重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广西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广西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麻痹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近岸海域多处地区和多种生物含有麻痹性贝毒素;4~5月及7~11月为两个毒性值的年高峰期;GTX4、GTX5和GTX3毒素成分的检出率较高等。  相似文献   
83.
滤膜法检测水体中的亚硫酸还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μm滤膜过滤待检测水样,以灭菌操作把滤膜置于胰蛋白陈─亚硫酸盐─琼脂培养基上,37℃±1℃恒温20±4h或44±4h,测得亚硫酸还原菌量。平行双样检测结果,精密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4.
85.
通过分析及讨论我国炼铜废渣的现状及其综合回收利用,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杂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6.
社会空间是社会过程与空间过程的有机统一,把握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的形成、演化,可以为通过空间规划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切入点。在对陕西省太白县、柞水县、商州区三个秦岭山区县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县乡调研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占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山区农村社会的特征,从结构角度分析社会空间的参与者、基本组成和演化类型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1)在参与农村社会空间演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最为显著,乡村精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外部工商资本是新的推动力量,本地农民是农村社会空间生成的基质;(2)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由物理空间、意愿—行动空间和制度空间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共同构成;(3)山区农村社会空间的演化过程可以分成生产、分离、转移、扩展、压缩和消亡等几种基本演变类型。通过空间规划中考虑营造植根于农村并能扩展的社会空间,引导山区农村社会在变革中向良性发展,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7.
拖长江为黔西典型的矿业型岩溶山地小流域,研究其水化学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集拖长江流域河水、泉水和矿井水样品,利用水化学图解、数理统计和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研究了拖长江流域河水溶质来源及其对河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拖长江流域河水pH值为7.30~8.31,TDS值为40~520 mg·L-1,TDS主要由Ca2+、 Na+、 HCO-3和SO42-贡献.河水优势阳离子为Ca2+和Na+,优势阴离子为HCO-3和SO42-,水化学类型从HCO3-Ca过渡为HCO3-Ca·Na和HCO3·SO4-Ca·Na型;矿井水主要为HCO  相似文献   
88.
氯苯类化合物和有机氯农药在水中含量低,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进入人体内有富集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加强对此类污染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脱硫效率,使SO2排放浓度满足新的国家标准,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影响CFB锅炉脱硫效率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降低SO2排放浓度和脱硫费用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CFB锅炉炉内干法脱硫工艺,烟气排放满足了“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SO2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90.
结合遥感影像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对塔里木河干流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面积和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其中,耕地、居工用地和灌丛地呈增加趋势,且耕地与灌丛地增幅最为明显,林地、草地、水体和裸地呈减少态势且林地减少幅度最大.在林地、草地、灌丛地和裸地中,除了灌丛地之外,与2000年相比2010年林地、草地和裸地土壤中储存的有机碳量减少,且2010年储存在四种类型土地中的有机碳总量少于2000年的.1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地区0~10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发生改变,其中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的转换类型有林-灌、林-草、林-裸、草-灌、草-裸和灌-裸,相反的转换则使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