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天津市滨海地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熙铭  史美文  赵国敏  吴国有 《灾害学》2002,17(2):28-31,51
分析了天津市滨海地区历史自然灾害的历史和特点,预测了该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和最近1-2年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提出了本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和目标,为该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2.
国家一类保护珍稀动物白鳍豚在安徽省安庆江段栖息量占全国生存量的百分之十。为加强对保护白鳍豚的宣传、管理、监督和执法工作,努力为白鳍豚创造良好的生活繁衍条件,在安徽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物  相似文献   
173.
微波辐射防护与微波吸收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波技术除了在雷达等军事电子设备上应用外,已经广泛地进入工业、农业、医学、科研等领域。由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而引出的防护及吸收材料问题,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微波源有能量泄漏时,可以采用屏蔽的方法消除,但如采用屏蔽加吸收的方法则效果更好。将微波源置于金属屏蔽罩内,在罩内覆盖一层吸波材料,或涂上一层很薄的吸收漆,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见图1).而微波源的引出线容易泄露微波,采用屏蔽吸收胶管(见图2),这种现象即可大为减少。若采用金属屏蔽和微波吸收相结合,则微波在屏蔽内经过多次反射及吸收衰减,很容易把能量…  相似文献   
174.
最近读到汤一介先生的一个观点,很受启发。汤一介在回答别人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已经出现了思想家这一提问时,他断然称“中国现在还出不了思想家”。问及原因,汤先生称,这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时代原因。个人原因是现在的学人国学基础、西学基础均不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学问大家,且现今的学人勤奋努力也不够。社会原因就是缺乏一个适合学术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5.
电镀综合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般电镀企业排放废水的实际情况,利用一种新型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的高选择性,通过一系列条件及处理工艺研究,确定了一套先进、科学、经济和有效的电镀综合废水处理方案。处理后可实现70%废水循环利用,部分排放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回收各种贵重金属,且它们有较高的纯度,可达95%以上,以便资源化再利用。该工艺既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实现水及贵重金属的循环利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6.
近20年来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酸度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近期采样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区域土壤酸度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体上呈酸化趋势,表现在绝大部分(超过85%的面积)土壤的pH值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平均降幅达0.56个pH单位。同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自相关性显著增强,但空间自相关距离明显减小,表明土壤pH值空间分布格局趋向复杂化,岛状分布更为明显。化学肥料的连年大量施用和工业污染物的长期排放是导致土壤趋向酸化和土壤酸度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变量筛选的方法建立了SO_2、NO_2、O3、CO、PM_(10)、PM_(2.5)等6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型,并选取2014-01-01至2015-11-28时段,昆明市区5个环境监测点以上6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数据建立了昆明市污染物日均浓度预测模型.采用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的方法筛选出分别对6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值有主要影响的变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分别对6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关上监测点利用浓度预测模型对SO_2、NO_2、O3、CO、PM_(10)、PM_(2.5)等6种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和实测值趋势吻合度较高.变量筛选后SO_2、PM_(2.5)预测效果比变量筛选前的预测效果好.O3的均方根误差和PM_(10)的标准化平均偏差,变量筛选前的预测效果比变量筛选后的预测效果好.变量筛选前的NO_2和CO的预测结果比变量筛选后的预测效果好.其他4个环境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与关上监测点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78.
A^2/O生物膜法在油脂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2/O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浓度易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新工艺。用于油脂厂废水的处理,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COD、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仍能达到排放标准,NH4^+-N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基本无污染冰生。  相似文献   
179.
模拟降雨下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前期含水量是导致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一个重要因素.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的14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各试验小区上分别设定3种不同的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研究土壤前期含水量对不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土壤类型在3种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水平下土壤可蚀性K值都存在动态变化,但不同土壤类型其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幅度不同,同一土壤可蚀性K值在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范围内最高和最低值之间最高相差达到16倍;不同土壤类型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变化的变动趋势也不同,其中绝大多数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土壤可蚀性K值的变动趋势可以分为三类,首先,9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其次,4种土壤可蚀性K值随前期土壤含水量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大致呈倒"U"型;第三,仅有1种土壤的可蚀性K值随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0.
Bt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特异性底物测定了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品系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结果表明,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均为10.5;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除3龄Bt抗性幼虫为8.0外,其余均为10.5;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8.0;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最适pH值除5龄Bt抗性幼虫的为8.0外,其余都为8.5.比较了最适pH值条件下,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发现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系3龄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5龄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明显;两个品系3龄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5龄幼虫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极显著;另外,3龄和5龄Bt抗性/敏感棉铃虫幼虫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差异极显著.棉铃虫幼虫中肠酸碱强度和某些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棉铃虫抗性演化的因素之一.图2表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