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307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重要的水资源,对该区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订后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现有冰川22523条,面积25516.80 km2,冰储量约2592.85 km3,分别占我国冰川相应总量的46.37%、49.22%和57.39%,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川储量最为丰富,共计2366.25 km3。(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以面积<0.5 km2的冰川数量最多,共计15519条,占冰川总数量的68.90%;面积则以介于1~5 km2冰川为主,共计6833.71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26.78%;各山系的冰川退缩海拔高度不同,面积减少速度在各个高度带均有差异。(3)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面积共减少4527.43 km2,变化百分比为-20.88%,有3114条冰川消失,冰川冰储量损失约419.35 km3。(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加快趋势,减少速率整体上有自西南向东北加快趋势;冰川朝北消失数量大于朝南消失数量,东北方向面积减少最多,东南方向面积减少最快。(5)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有暖湿化趋势,冬季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夏季且降水增加幅度小于夏季的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冰川的积累从而导致冰川退缩;冰川发育规模对冰川退缩也有一定影响,但各山系冰川变化驱动力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助动车尾气的Ames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Ames试验,对国产及进口的3种牌号助动车(迅达、永久、霸伏)排出的尾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牌号助动车排出尾气的颗粒提取物均可引起TA98回变菌落数的增加,较阴性对照(DMSO)有明显差异,各浓度组均有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说明这些颗粒提取物含有能引起移码型突变的物质。体外代谢活化系统S9对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致突变物既含间接致突变物,也含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提取法对电镀废水污染区和对照区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u、Cr、Ni、Pb和Mn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区土壤中多种形态的Cu、Cr和Ni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区,尤其以它们的有机结合态差异最为显著.污染区较对照区土壤中Mn的总量虽无显著差异,但可交换态Mn的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8.68mg/kg和40.75mg/kg).污染区与对照区土壤中的Pb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均无显著差异.电镀废水的污染使得农田土壤中Cu、Cr和Ni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显著升高,Mn的化学形态改变,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排出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基因、DNA、染色体,细胞和整个动物为终点的远期危害测试系统,对各类机动车排出尾气的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及潜在致癌性进行了评估,同时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接触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柴油车,助动车的颗粒有机提取物包含100多种化学物,(2)Ames、UDS微核及SHE细胞恶性转化试验为阳性结果,具有突变性及致癌性。(3)它们能使人胚细胞形成转化灶并发现其中的c-myc,p21及bcl-2表达  相似文献   
15.
含铅,无铅汽油车尾气排出物遗传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东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7):328-330,327
利用台架试验模拟汽车行驶工况,收集了发动机使用无铅汽油,含铅汽油燃烧后的尾气颗粒物,对其中吸附的有机物进行了提取,并以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微核实验等方法,从基因,染色体水平检测了两种颗粒提取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过量铜对水稻叶片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稻移栽于添加不同量铜(分别为50、100、400ppm)的土壤上,叶片光谱反射特性发生规律性变化。在可见光部分反射率提高;在近红外部分反射率下降;在光谱反射率曲线的微分图上显示出蓝移。这些变化在分蘖期最为显著。从几个波段可以看出,正常的与铜毒害的水稻的光谱反射特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草浆黑液中的氢氧化钠,分别采用了离子交换膜和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提供的疏水氟膜、亲水氟膜对草浆黑液进行处理。单位膜面积单位体积黑液下阴极室总碱量的增加用R表示。三种膜的R值分别为2.17×10-7mol/(mL·cm2)、9.20×10-8mol/(mL·cm2)、4.39×10-7mol/(mL·cm2)。可见亲水氟膜的扩散渗析效果最好。实验对原黑液及经亲水氟膜扩散渗析得到的稀碱液进行了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一部分小分子有机物转移到蒸馏水一侧。从亲水氟膜处理前后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亲水氟膜只有较轻微的污染。可见亲水氟膜有最好的扩散渗析效果和较好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无铅汽油尾气颗粒物组分及其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无铅汽油的降铅效果。及其排出尾气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组分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大流量采样仪采集无铅汽油尾气颗粒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颗粒物的铅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方法分析了颗粒物有机提取物的组分,同时,用凝胶电泳方法比较无铅汽油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在加铅和不加铅的条件下,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显示,无铅汽油尾气排出颗粒物上仍有微量的铅,约为0.11mg/g。颗粒物有机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等,通过凝胶电泳法显示,无论是有铅还是无铅,颗粒物有机提取物都能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在有铅的情况下,对巨噬细胞的凋亡影响更为明显,通过研究可以认为,无铅汽油对减轻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具有积极作用。但颗粒物上仍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仍具有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不同粒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UDS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9):34-35,47
用DFJ-1五码分级器对国产495A-3中型柴油机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并对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提取物进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试验)。结果发现,颗粒物中以粒径≤1.1μm颗粒最多,占总重量的45.2%。此部分颗粒提取物对DNA损伤能量最强,其致突活性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提示了在控制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污染时,既要减少其总量,更要注意降低小粒径颗粒在共分散度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周伟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9):36-37,44
对5种牌号的助支车尾气颗粒提取物进行V79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与高浓度时,各种牌号助动车排出颗粒以物均可导致V79细胞微核率的显著升高,且有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提示示其颗粒提取物具有染色体损伤作用,在中、高浓度时,永久车型率同于其他车型(中浓度时除菲利浦外),其余各牌号车型之间未发现微核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