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电流体直流放电降解水中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劲  叶齐政  郭香会  齐军 《环境科学》2001,22(5):99-101
电流体(Electrohydrodynamic)直流放电降解水中硝基苯,电压为40kV,一次降解率在50%左右,二次总降解率为80%.生成物中含丙酮,说明苯环已经开环.实验研究了降解率与电压极性、溶液流量、溶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相应的最优值.为高压放电降解有机废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12.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实验对象,通过水体暴露方式对其进行BaP持续染毒,随后进行消除试验,利用荧光定量qPCR技术研究三疣梭子蟹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1A1(P4501A1)、P-糖蛋白(P-gp)、热休克蛋白70(HSP70)等相关基因表达量随BaP暴露时间和暴露剂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BaP暴露对P4501A1、P-gp、HSP70基因的表达均起诱导作用,且对P4501A1的诱导最为显著(P0.05);消除期间P4501A1、P-gp、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且P4501A1表达量变化更为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BaP对三疣梭子蟹肝脏P4501A1基因诱导作用最为显著,可作为BaP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用以监测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13.
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和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研究造成膜污染的原因和控制膜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膜外表面沉积污泥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空曝气减轻膜污染的作用有限,只能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6提高到0.39;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搓洗膜丝可以清除膜外表面沉积污泥层,可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9提高到0.64,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清洗方式,且可在实际生产中实现.间歇式运行方式的停抽期间,最低剩余抽吸压力可以用来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废二次电池回收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废二次电池回收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15.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温逐渐升高,煤矿井下高温热害日趋严重,导致事故率上升,严重制约了矿山开采向纵深发展。针对东山煤矿1231采煤工作面的高温环境,应用矿井热环境理论和矿井通风技术,分析风流自地面流向1231采煤工作面过程中风流温度的变化,得出各种热源对矿井风流升温的影响,为防治热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增加风量、改变工作面通风方式等几种降温技术,工作面平均温度从28.41℃降低到26℃,降温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1231采煤工作面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16.
正溴代阻燃剂(BFR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以及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卤素有机阻燃剂,主要包括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这些化合物具有高亲脂性、难降解性和生物积累性的毒性特征.BFRs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大气及生物体内,并可对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BFRs时,HBCD易发生异构体间的相互转化,无法区分HBCD的3种异构体.且HBCD和  相似文献   
617.
通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土壤元素背景值计算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与其他重金属元素相比,Cd、Hg元素的土壤环境容量较小。除As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的土壤环境容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碱性土壤的重金属环境容量要大于中性和酸性土壤。不考虑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输出及其他途径的输入,按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平均含量估算,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污泥土地利用安全施用年限为34年,在碱性土壤上为66年;A级污泥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的可施用年限为23年,在碱性土壤上为46年,均达到G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所规定的最长10年的施用年限。总体上看,污泥的重金属问题不会成为其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618.
对多种数值天气预报降水产品进行集成应用,是克服单一预报模式缺点、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任何预报集成方法其本质是建立输入-输出关系,在数学上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达。给出了用信息矩阵识别这种函数关系的方法,并以面雨量预报为例建立了集成方案。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两种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分别计算输出了淮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产品。利用地面观测雨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面雨量实况。将2011年6-8月ECMWF、JMA面雨量预报产品和面雨量实况资料作为学习样本,构建了模糊关系矩阵。利用2012年6-8月ECMWF、JMA两种数值模式面雨量预报产品进行了集成预报试验。采用降水分级检验评分(TS)方法,对比分析了ECMWF、JMA以及集成预报(CFCST)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面雨量集成预报性能总体上高于单个预报成员。  相似文献   
619.
以鮻鱼(Liza haematocheila)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实验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氨氮联合作用对鮻鱼幼鱼摄食、食物转化率、生长、肠胃蛋白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鮻鱼幼鱼的摄食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氨氮(3.32mg·L-1)对幼鱼摄食的抑制率达28.78%。鮻鱼幼鱼对食物的转化率(FCE)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减小,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FCE最大值出现在饱食未添加氨氮组(BS5),为19.83%;最小值出现在低摄食水平的高浓度氨氮组(HS1),为-22.19%。鮻鱼幼鱼特定生长率(SGR)的增长水平受摄食水平和氨氮的影响与幼鱼的FCE变化一致。氨氮对实验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因摄食水平而不同,本实验中,仅饱食条件下高浓度氨氮对幼鱼的肠胃蛋白酶有显著抑制效应,这可能与氨氮胁迫情况下幼鱼摄食量较小有关;氨氮浓度相同时,对照组和低氨氮浓度组鮻鱼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受摄食水平影响显著,而高氨氮浓度条件下,由于饱食组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受抑制,导致摄食水平对肠胃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研究证实,摄食水平是影响鮻鱼生长及肠胃蛋白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氨氮会抑制鮻鱼摄食,进而影响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620.
应用三门湾沉积柱样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U k37)与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关系重建历史上的El Ni?o/La Ni?a事件;利用3种浮游植物标志物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甲藻甾醇(dinosterol)和长链烯酮C37(alkenones)来恢复单一种硅藻Diatom、甲藻Dinoflagellates和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U k37估算温度在15.19~17.61℃波动,与当地秋季海水实测温度接近.U k37估算的温度清晰地再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且其波动可能与El Ni?o/La Ni?a震荡有关.(2)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变化范围为710.7~6998.5 ng·g-1,180年以来呈总体上升趋势.沉积记录中硅藻相对比例最高、甲藻次之,硅藻/甲藻比值在2.1~7.2波动,表现出近岸浮游植物对海洋环境变化的敏感性.(3)El Ni?o/La Ni?a事件可影响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以及群落结构变化,在El Ni?o盛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剧增,而浮游植物种类数及群集多样性程度明显减少.另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季节性规律不明显,El Ni?o事件可能是影响三门湾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