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烯烃厂以抓现场完好,确保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为目标,对重点设备及装置实施特护操作,并提出了“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夜”的目标,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保证装置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62.
为推动节能技术的发展,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一种新的燃油喷咀——DLB系列低压离心式比例调节油烧咀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该烧咀主要适用于:各种燃油加热炉、干燥炉、回火沪、焖火炉、热处理炉等工业窑炉。是一种燃烧性能良好、便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理想燃烧器。主要规格见下表。  相似文献   
563.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莱钢 ) ,始建于 1970年 1月。经过 30多年的建设发展 ,现已成为一个拥有转炉钢和电炉钢两个生产系统、具有年产 2 5 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莱钢自建厂以来 ,一直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 ,更是把环境保护放在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 ,坚持污染治理与污染预防相结合 ,坚持技术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使莱钢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都大幅度下降 ,厂区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90年代以来 ,莱钢共完成环保投资 7.77亿元 ,占改扩建总投资的 16 .7%。近几年来“创清”工作成效显著 ,成…  相似文献   
564.
李希明  向兰 《化工环保》1997,17(6):369-370
含油废水中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利用生物降解处理含油废水中的烃类污染物,不仅成本低、投资省,且无二次污染。生物降解治理含油废水的关键,是选育对特定污染物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本研究用测定微生物在有机物存在时耗氧速率变化的方法,探讨含油废水中...  相似文献   
565.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了解海岸线上塑料垃圾及其重金属污染情况,本研究在深圳海岸线上选取5个典型海滩,分析海滩塑料垃圾的组成和来源,并研究塑料垃圾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浸出行为,评估其潜在的摄入风险.结果表明:塑料和泡沫塑料是海滩垃圾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占比高达72%;人类海岸活动是海滩塑料垃圾最主要的来源,占比高达80.58%;塑料垃圾中Zn、Ba、Pb的含量较高,其中Zn的平均值达到500mg/kg以上;在模拟胃酸溶液中,Zn的浸出浓度最高(0.7605~2.6283mg/L),Mn浸出率最高(16.22%~83.45%),Sb的浸出量和浸出率均为最低.基于海滩塑料垃圾样品中重金属最大可浸出率的摄入风险评估表明,塑料样品中的重金属不会造成健康风险.本研究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有助于海洋塑料垃圾的管理.  相似文献   
566.
粪肥和有机肥施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究典型粪肥施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开展崇明岛稻田粪肥施用现场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对照组(CK)和鸡粪(CM)、猪粪(PM)和有机肥(OF)施用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SOM),施用鸡粪可显著提高土壤氨氮(NH~+_4-N)和总氮(TN)含量(P0.05).PM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CK组(P0.05),OF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显著高于CM组(P0.05).pH值、总磷(TP)、总氮和Pb是影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CM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3组差异较大.与CK相比,OF组增加了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CM组显著降低了反硝化细菌Ignavibacteriae的相对丰度(P0.01),达40.56%,但显著增加了硝化细菌陶厄氏菌属(Thauera)的相对丰度(P0.05),达203.00%; PM组显著增加了氨化细菌Ar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P0.05),达57.51%,还增加了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的相对丰度,达102.00%.施用鸡粪和猪粪分别显著增加致病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isoli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而有机肥施用则降低了黄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粪肥的施用增加了参与稻田土壤氮循环过程细菌的丰度,对调节稻田土壤氮平衡起着正向作用,然而鸡粪和猪粪的直接施用会导致病原菌增多,对稻田土壤健康有一定的胁迫.  相似文献   
567.
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控制径流污染的主要设施之一,但生物滞留系统对氮素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并受雨前干旱期(antecedent dry period,ADP)影响较大。该研究通过设计带有淹没层的生物滞留体系,设置一定强度的人工模拟地表径流和不同雨前干旱期(1、3、5和10 d),研究短期ADP对各种形态氮素去除率的影响,并根据出流过程中水质的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对氨氮的去除较为稳定,受ADP的影响不显著;硝氮的去除率波动较大,范围为37%~78%,ADP越长其去除率越高;有机氮的去除率随ADP的增大而减小;不同ADP条件下总氮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ADP条件下各种氮素去除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P的长度会影响生物滞留体系的种植土层和淹没层中硝化、吸收、矿化和反硝化等氮转化作用的进行程度,进而影响不同形态氮的综合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568.
岛礁属于亚热带、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长期高温、高湿、高盐雾、高太阳辐射等环境特征,会加速保障装备的腐蚀进程,严重制约了装备的使用可靠性。针对该难题,文中对岛礁保障装备的工作环境特征、腐蚀失效现象以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开展油料装备腐蚀故障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全寿命腐蚀控制是今后岛礁油料装备腐蚀防控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针对装备腐蚀不同的机理特征,提出了油料装备全寿命腐蚀控制策略,为岛礁油料装备的腐蚀寿命预测、维修与保养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69.
为研究污染水体中微生物对氨氮的降解能力,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理技术,从浙江安吉南北湖的底泥中分离筛选出12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X1至X12,以(NH_4)_2SO_4为唯一氮源,对比12株菌株的生长情况与氨氮降解率,挑选出脱氮能力较强的菌株X1和X2。活化后的菌株X1和X2反应48h,氨氮降解率分别为98.05%、97.63%,且反应体系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积累均极少。未经活化的菌株X1和X2反应48h,氨氮降解率分别为96.40%、97.90%,也未出现明显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积累。通过观察形态特征、测定生化性质和比对16SrDNA序列,鉴定出菌株X1为浅黄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rida),菌株X2为Pseudomonas weihenstephanensis。菌株X1和X2生长速率快,易成为优势菌种,降解氨氮能力显著,在污染水体生物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0.
玉米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抑制剂对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的作用机制 ,建立生理生化水平上 ALS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详细研究了玉米离体和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 (AL S)活性的测定方法。对酶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 ,底物丙酮酸钠的浓度和辅助因子氯化硫胺素焦磷酸盐 (TPP)、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以及氯化镁 (Mg Cl2 )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酶的反应有影响 ,温度和酸度也是影响该酶反应的重要因素 ;对酶反应产物显色反应的研究发现 ,α-萘酚和肌酸单钠盐共同协调影响显色反应的进行。玉米 AL S酶的比活力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 ,符合 Michaelis- Meten方程。烟嘧磺隆是玉米 ALS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农大 1 0 8玉米 ALS的 Km为 (7.51± 1 .0 0 ) mmol· L-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