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41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明南雄县烟区三种土壤类型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特性,烤烟在各生育期吸收养分的规律,不同土壤类型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根据三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提出优质适产烤烟因土施肥技术方法,为南雄烤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52.
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系统性、协同性。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综合视角聚焦景观结构与功能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理,重点关注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战略需求,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耦合-时空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可持续性”的研究路径能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学科支撑;依据格局-过程互馈机理识别退化、受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于景观多功能性权衡协调社会-生态需求并确定修复目标,应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多层级修复网络体系,建立面向景观可持续性的多尺度级联福祉保障。  相似文献   
53.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及宏观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近几十年来中国POPs的使用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典型POPs物质在农产品、土壤、母乳、水体和沉积物等介质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国际上控制POPs的动向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策略,并对中国控制POPs污染的宏观对策进行探讨。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有关POPs的政策法规体系正逐渐与国际接轨,但还很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对污染事故的责任、处罚等明确措施,控制POPs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4.
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政策的技术效应,并阐述了环境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吕启祥  宫红  王锐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1):1933-1939
BPS(双酚S)用途广泛,但存在水环境污染问题,容易引起类似于双酚A的雌激素反应,因此需要寻求高效的吸附剂从水溶液中将其脱除.在NaOH水溶液中,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β-CDP(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聚合物),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BPS.基于此,考察了吸附时间、pH、初始ρ(BPS)、β-CDP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β-CDP的再生性能,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温度为298 K、pH为5.4、β-CDP用量为0.05 g、初始ρ(BPS)为100 mg/L、BPS溶液体积为50 mL、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BPS吸附量为69.7 mg/g,吸附率为69.7%;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③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的成功拟合表明,吸附BPS在β-CDP表面上形成了单分子层覆盖;④β-CDP吸附BPS为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⑤与初始吸附量(69.7 mg/g)相比,β-CDP连续再生6次,BPS吸附量仍可达68.1 mg/g;⑥吸附机理是通过BPS的羟基与β-CDP形成氢键作为推动力,并借助β-CD(β-环糊精)空腔内部的疏水作用,使得BPS进入空腔形成包结物.研究显示,β-CDP对水溶液中的BPS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再生循环使用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56.
本文基于我国现有经济社会及技术条件,系统剖析了有色金属行业二恶英控制单项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寻求可行的政策工具组合方案,为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实验针对间歇投配污水的生物渗滤池处理生活废水的一些基本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对生物渗滤池的出水量、不同填料性质、不同填料粒径以及不同进水水质与污染物(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证实该系统的水力负荷与污染物去除率成反向关系,即当水力负荷减少时,污染物去除率会相对增加;研究还表明选用粒径为0.9~2mm自然河沙作为系统填料时,系统COD去除率较高,这时填料不易被堵塞且即使堵塞也较易恢复;运用生物渗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使处理后污水CO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提高污水中营养物质的配比以及采用多级生物渗滤池联用,能高效处理高浓度污水,甚至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8.
北京东南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集北京原东南化工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六六六和六氯苯)残留浓度,结果表明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浓度较高,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浓度高达5470ng/g和2110ng/g,比一般农业和城市土壤中的浓度高出很多;某些点位甚至超过国家土壤三级标准,高浓度的点位主要集中在原农药厂的生产车间和存储点。六氯苯由于来源和挥发性跟滴滴涕和六六六不同,所以六氯苯残留在化工区土壤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化工区土壤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异构体组成特征表明工业区土壤的有机氯农药降解速度较慢,滴滴涕残留来源于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而六六六主要来源于工业六六六。化工区的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于原农药厂的生产和存储,重污染点位对周围化工厂的有机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高残留浓度和较低的降解速度,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环境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9.
河湖疏浚底泥与固废物好氧堆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河湖底泥与固废物混合物在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ρ(C)∶ρ(N)]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含水率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堆肥的腐熟,过高的含水率延长堆肥的腐熟时间;底泥堆肥有机质质量分数不应低于15%;ρ(C)∶ρ(N)保持在25~30:1.添加猪粪和稻壳效果较好,未屑分解较慢,加入尿素等无机氮肥有利于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60.
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朝  吕昌河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2):2018-2029
在综合界定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对1995—2005年湖北省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体现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变化差异显著。耕地本底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变化平缓,整体波动较小;耕地经济质量在1995—1999年间提升迅速,2000年后基本保持平稳,但最近几年有波动下降的趋势;耕地生态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缓慢下降趋势,近几年下降趋势有所缓和;耕地综合质量在1999年之前平稳上升,之后又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影响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是耕地的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的波动,这与不同时期湖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侧重有关,而耕地的本底质量变化对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采用的综合指数法能较全面地体现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综合特点,且能反映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