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国内对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很多,不少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对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进行分析.虽然,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及粒径分布已作研究[1],但有关PAHs的分布特征及可吸入颗粒物中PAHs与重金属的相关性报道则鲜见.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从2008年9月—2010年2月采集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样品,并对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间内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和PM2.5-10的质量浓度的范围分别为38.2~468.7μg/m3和20.8~243.1μg/m3,平均浓度分别为134.2μg/m3和69.2μg/m3。可吸入颗粒物同时受几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其浓度与温度、能见度、风速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基于GIS的上海浦东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频度和强度不断加强。灾害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灾害研究的热点,基于灾损率的脆弱性分析方法是当前灾害脆弱性研究的重要课题点与前沿。采用G IS和遥感技术,依据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1000年一遇的6个重现期情景,对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了基于灾损曲线的脆弱性研究。研究中修正了上海地区的径流模型,基于G IS栅格编制了不同重现期的淹没深度图,实地调查了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的灾损率数据,确定了研究区的脆弱性等级划分,并利用G IS编制了基于不同重现期情景的上海浦东脆弱性图。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于沿海城市开展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可供区域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6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废轮胎热解回收燃料油和炭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废轮胎热解的工艺、机理、动力学及设备,提出了今后废轮胎热解资源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2006~2007年从新疆罗布泊外嗣地区的泥土样品中分离了117株放线菌,初步筛选后对其中47株嗜碱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不同生长条件(pH值,盐NaCl、KCl、MgCl_2,碱性物质Na_2 CO_3、K_2CO_3、Mg_2CO_3、NaOH、KOH,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拮抗性、产酶活性检测及菌株LA4的分子进化鉴定等研究.结果发现,47株放线菌的15%属于诺卡氏菌属,70%属于链霉菌属,10%属于游动放线菌属,其中嗜碱链霉菌属占优势.在pH 7~11范围内,47株嗜碱放线菌均能生长.生长率为92%~95%.NaCl、KCl、MgCl,对嗜碱放线菌均具有抑制作用,NaCl、KCl的抑制作用高于MgCl_2,NaCl、KCl浓度超过10%时而MgCl_2 浓度超过15%时嗜碱放线菌完全停止生长.47株嗜碱放线菌对Na_2CO_3、K_2CO_3、MgCO_3、KOH、NaOH等碱性物质没有选择性,生长良好.47株嗜碱放线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超过55℃后均不能生长.从47株嗜碱放线菌中筛选出了30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有11株,占36.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有20株,占66.7%,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有16株,占53.3%;其中4株嗜碱放线菌LA4、LA24、LA33和LA19对3种指示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在47株嗜碱放线菌中,74%具有淀粉酶活性,81%具有纤维素酶活性,43%具有蛋白酶活性,49%具有脂肪酶活性.通过分子鉴定,发现LA4为链霉菌中尚未报道的一个新亚种,其16S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182229.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罗布泊外围地区存在大量的产纤维素酶、淀粉酶的嗜碱放线菌,并且潜藏着新的放线菌资源,为该地区嗜碱放线菌的种质资源开发和新药筛选有效菌源提供了参考.图5表4参20  相似文献   
66.
雷奇清 《化工环保》2001,21(6):369-369
对于过氧化氢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稀碱,国内各厂家基本上都是采用真空蒸发浓缩成浓碱再利用的方法来处理.因浓碱经过多次利用,又受到过氧化氢生产中产生的可溶性有机杂质的污染成为废碱而被排放.近几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过氧化氢工业发展迅速,国内现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因此,废碱污染环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针对上述情况,经过试验研究出了过氧化氢后处理废碱治理和利用技术.该技术不但解决了废碱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废碱的来源 过氧化氢是采用蒽醌法来生产.主要生产过程是,将蒽醌、芳烃、磷酸三辛醌配制成工作液,工作液经过钯催化剂的催化而氢化成氢蒽醌,氢蒽醌再经过空气氧化,最后用纯水萃取得到过氧化氢和工作液.工作液须经浓碱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从而产生废碱(稀碱). 经分析,废碱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二钾(300 kg/m3)、碳酸钾(160 kg/m3)、其他可溶性有机杂质(蒽醌降解物的质量分数为1%~2%).废碱液的密度(20℃)为1.2 kg/m3,pH为11~12. (2)利用废碱生产磷酸二氢钾 用工业磷酸(质量分数为85%)将废碱液调至pH为4~5,用刚果红试纸测反应液为浅紫色为准.然后待反应液静置分层,将上层油状物去掉,再送入真空蒸发罐浓缩至密度( 20℃)为1.32~1.33 kg/m3,经过滤、冷却(至室温)、离心后得到磷酸二氢钾,母液回中和器循环使用. (3)产品质量 对得到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分析,结果为:外观白色结晶,磷酸二氢钾(以干基计)质量分数98.0%、水分3.0%、水不溶物0.20%、氯化物0.1%、铁0.002% 、砷0.00 3%、重金属(以Pb计)0.002%,pH 4.4~4.6,产品质量符合GB1963-80一级品标准. 用该方法处理1 m3废碱需消耗工业磷酸350 kg,可以获得磷酸二氢钾8500 kg,按现市场价计算, 可获纯利润2010元. 废碱经回收处理后,不仅解决了废碱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7.
可见光/H2 O2/海藻酸铁非均相催化降解吖啶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海藻酸钠和氯化铁反应制备了海藻酸铁凝胶小球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吸附和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吖啶橙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吸附能力随pH升高而提高,且催化剂用量为40个凝胶小球时,可见光下吖啶橙能够在较宽pH值范围内脱色,脱色速率随H2O2的用量增加而增加,该反应符合Arrhenius规律,其表观活化能为49.6 kJ/mol.自由基清除剂的加入不会降低脱色速率,表明催化反应不是羟基自由基的机理,而与高活性的类{ Fe(Ⅳ)=O}高价铁中间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68.
介绍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厂采用的AB法处理污水流程及特点。并对目前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该问题所进行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9.
拜泉县以坡耕地为主的特殊土地情况加之人们的乱垦乱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拜泉人民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治理了水土流失,使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0.
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危害巨大,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如何进行资源化、产业化、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