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271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1042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中美民航安全管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展历程、管理组织、行政执法、安全信息收集与利用等方面,对中美民航安全管理进行了比较,发现:同美国相比,我国民航安全管理起步较晚;作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主体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在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上成功的借鉴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经验,但各部门职能存在交叉或真空现象;执法环境相对落后;安全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建议:加大民航相关部门合作力度;加强民航安全文化塑造;加快民航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2.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组分源强的精准识别是实现地下水污染高效治理与有效防控的根本前提.针对某固废填埋场地1号、3号地块地下水As(Ⅲ)浓度出现高值异常,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As(Ⅲ)与其他检出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确定了As(Ⅲ)与PO43-之间的竞争吸附反应是地下水中As(Ⅲ)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采用表面络合模型(SCM)模拟竞争吸附反应,并建立了基于TOUGHREACT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污染组分反应运移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了污染地块As(Ⅲ)污染的源强识别的模拟优化模型.结果显示:(1)固废中存在的磷酸盐能解释污染地块土壤不同深度As(Ⅲ)含量较背景值偏高的现象;(2)构建的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运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s(Ⅲ)与PO43-竞争吸附反应;(3)优化识别出1号和3号地块的As(Ⅲ)污染源强分别为187.25μg·L-1和192.49μg·L-1.研究表明,基于PSO算法的模拟优化模...  相似文献   
203.
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中试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计了新的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装置,其烟气处理量达3500m3/h.首先进行了进料钙硫比(Ca/S)、过饱和温度对装置脱硫效率影响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脱硫塔内固体颗粒物循环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装置性能的影响.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Ca/S=1.2时,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系统脱硫效率提高15% 左右;脱硫塔内烟气设计流速可以偏高一些.本文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指出了延长脱硫剂有效停留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4.
为了考察中国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响应模式,以粤北天井山3种代表性的林型—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对象,于不同森林类型中比较受损森林与未受损森林在凋落物年产量、成分及月际动态方面的差异,从而在凋落物水平上反映不同森林类型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早期恢复力。研究结果表明,灾后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0.52、3.21、1.37 t.hm-2,比未受损的同种森林类型年凋落量显著减少,减少程度分别为87.89%、53.46%、76.78%。由此可以看出阔叶林的植被恢复情况最好,说明在凋落物水平上,其灾后恢复的早期阶段恢复力最强。在凋落物成分方面,灾后各森林类型叶凋落物所占比例显著增加,枝凋落物所占比例则显著减少。受损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凋落物月动态与未受损森林基本一致,但其波动幅度较小;在混交林中,受损和未受损森林其凋落量的季节动态模式则表现出不一致性且为不规则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亚热带地区优先考虑种植阔叶林以促进受损森林在类似雨雪冰冻灾害的极端天气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5.
磷系阻燃剂对人体的潜在毒性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若肾脏细胞受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本研究以人胚肾细胞HEK293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毒理学实验,筛选出磷酸三苯酯(TPP)及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诱导人胚肾细胞HEK293凋亡的关键靶标基因p53。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对接模拟和光谱法分析发现,TPP和TCPP分别以嵌插方式和沟槽方式结合p53-DNA,改变基因片段的框架结构,启动分子起始事件,通过影响相关基因(Bax、Hrk、Bcl-2和Bad)的表达量,导致线粒体途径释放cyt c,最终激活Caspase 7实现细胞凋亡。研究结果阐明了此类污染物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毒害化学品的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6.
针对矿井在施工排放钻孔局部防突措施时,已知排放时间,如何确定排放钻孔孔径和钻孔间距这一难题,提出一种钻屑量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现场测试法,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不同孔径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孔径排放钻孔,随着排放时间的增加,有效排放半径呈幂指数增大;不同孔径排放钻孔,随着排放钻孔直径的增加,有效排放半径呈幂指数增大。研究结论对矿井选取合适的排放钻孔孔径及布置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7.
在1986—1988年两年试验中,田间试验和喂兔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旱地土壤上将豆科牧草与畜牧业配套纳入耕作制,在两年内实行“一季草三季粮”的轮作方式是旱地土壤利用的新途径,它与单纯种植粮食(麦——苕轮作)相比,可以获得8295元/ha的纯收入,较单种粮食高2800元/ha左右,同时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增加土壤氮素180kg/ha,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后季粮作的正常生长。即使在比“粮—粮”轮作少种一季的情况下,两年中“粮—草”轮作收获的粮食总量(20358.5kg/ha)亦比前者(18819.3kg/ha)高1539.2kg/ha。  相似文献   
208.
209.
210.
针铁矿纤铁矿催化降解苯酚动力学速率及其反应产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大清  刁桂仪  袁鹏 《生态环境》2006,15(4):714-719
研究了针铁矿和纤铁矿在过氧化氢参与下对苯酚的催化降解的动力学速率与溶液pH关系,并用紫外吸收谱测定其反应产物的谱学特征,发现纤铁矿反应体系降解苯酚的速率大于针铁矿反应体系,其中又以pH=3.8的纤铁矿体系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当溶液pH=3~4时,苯酚可被完全降解,并有40%~60%有机碳(TOC)被矿化。当溶液pH=4~5时,苯酚可被转化为多酚类化合物,但基本上不被矿化。当溶液pH>5时,苯酚没有发生明显的转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