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孢粉记录追踪过去人类活动历史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青藏高原28处地层化石孢粉序列,采用直接提取和集成方法获得568条具有年代的伴人孢粉(禾本科、石竹科、杨属、十字花科、委陵菜属、车前属、紫菀属、藜科、狼毒属)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建立高原4个分区的人类活动指数。同时结合本区已有研究资料,探讨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人类活动历史。研究表明:(1)Ⅰ区东北区,6.0~5.3 ka B.P.早期人类已开始活动,但低水平的生产方式对植被影响较弱;5.3~4.5 ka B.P.人类活动得到扩展,环境效应开始显现;4.5~3.5 ka B.P.人类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加剧了对植被的破坏;3.5~2.0 ka B.P.随着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强,导致过度放牧、森林面积减少及风沙活动增强。(2)Ⅱ区东南区,5.0 ka B.P.左右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开始显现;4.5~3.5 ka B.P.植被受人为干扰显著;3.5~2.0 ka B.P.人类活动扩张至高海拔地区,对植被影响范围随之扩大;(3)Ⅲ区西南区,5.7~4.5 ka B.P.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且得到发展,环境效应逐渐凸出;4.5~2.0 ka B.P.人类活动进一步增强,对植被影响亦进一步加剧;(4)Ⅳ区西北无人区,受资料所限并未充分讨论,但已有研究表明,全新世早中期本区已有人类进行狩猎采集活动。  相似文献   
192.
不同来源生物质炭表面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不同.以3种不同来源生物质炭(椰壳粉末、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为研究对象,应用被动采样技术监测治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揭示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及其与吸附固定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生物质炭粒径相差不大,但椰克粉末的BET比表面积比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高2个数量级,孔隙结构发达.②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静态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椰克粉末对3类有机物(多环芳烃、苯系物和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均很强,投加10个月,沉积物孔隙水中3类有机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2.7%以上,与其属于非极性吸附剂、BET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有关;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较弱,分别为62.5%和59.6%,与其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有关.③生物质炭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能很快达到平衡,也与其BET比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相关.研究显示,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如BET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等)是影响有机物污染沉积物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使用化学品,为了使用方便,每个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贮存一些化学品;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审核组经常会将危险化学品仓库作为审核的重点,一般来讲,企业也都将危险化学品仓库作为关键岗位,这是因为一旦发生化学品的泄漏或火灾、爆炸,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事故,伴随的是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在审核危险化学品仓库时,审核员应多了解一些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贮存知识.  相似文献   
194.
通过对小车河从阿哈水库大坝取水口至南明河入口段采集的水样进行p H值、温度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分析,研究该段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并从溶解度方面初步分析,发现小车河"白水"现象是由于水中Ca2+浓度过高,使水体形成过饱和的Ca SO4和Ca CO3水溶液,析出大量白色Ca SO4和Ca CO3颗粒,与河水形成溶胶导致。  相似文献   
195.
水资源的跨地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产权安排的角度探讨了污染权与不受污染权在上下游地区的分配,提出对权利要进行一定分割,并阐述权利分割的运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6.
1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整个监测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的必要手段c要完成日益繁重的监测任务,及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就必需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开展好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三级站质保工作有f很大发展,取得I很大成绩,但就现行三级站质保工作而言,某些地区、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很难适应当今环境监测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c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2存在的主要问题2.l认识方面的问题部分同志对…  相似文献   
197.
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实现本质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不论其规模大小及采取何种投资渠道,项目中的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及环保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及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以达到本质安全。项目从立项开始就确立起本质安全和把隐患消除于源头的理念,在设计、施工、安装、投产、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过程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置于首位,并贯穿始终,对于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链长面广、连续作业特性的化工企业至关重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8.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征收排污费作了明确规定,征收排污费时要严格执行,依法收费,坚决克服和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违法行政的现象。1 依法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要依据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数据和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进行核算,确定其收费额。对于足额征收确有困难的企业,必须事先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环保部门审核认定后方可减收或缓收,不能采取协商收费的办法,协商收费会破坏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溧水县环保局近几年来坚持依法征收排污费,使收费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促进了收费…  相似文献   
199.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CH4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稻作区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因其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广,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稻田强化栽培体系的碳过程,同时为中国紫色土地区稻田CH4排放总量提供数据依据,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水稻(Oryza Sativa Linnaeu)强化栽培体系CH4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稻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单谷型;齐穗期的CH4排放速率明显高于成熟期;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15:00,最低值均出现在在温度偏低的7:00—9:00。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存在2个排放高峰,分别出现在生长最为旺盛的拔节孕穗期和收获前期。地下5cm温度和气温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常规栽培、强化覆膜及强化无膜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CH4排放总量分别为292.332,283.533和208.422kg·hm-2,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CH4排放总量减少了3.0%~28.7%,但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0.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磺胺类兽药(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唑)污染对土壤蔗糖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兽药可显著抑制土壤蔗糖酶的活性,其抑制率可达50%以上。兽药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最大抑制率和激活率可达98.6%、580%。兽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以激活作用为主,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则呈现"激活-抑制"的循环趋势。兽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前期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时抑制;培养后期低、高浓度时均抑制。兽药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前期激活,培养后期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