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收集各类VOCs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利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21年南京市VOCs人为源排放清单.并通过筛选合适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南京市VOCs物种排放清单,分析了南京市各排放源以及不同VOCs组分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南京市排放VOCs约302.85kt,其中工艺过程源的排放量最高(182.94kt),占比可达60.41%,其次为道路移动源(19.46%),非道路移动源占比最少(0.40%).在VOCs物种清单中,排放量最多的为烷烃(109.06kt),其次是卤代烃(75.08kt)和芳香烃(50.72kt).排放量贡献前10的物种分别为:氯乙烯、乙烷、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正丁烷、乙苯、其他烷烃和乙烯,占总量的63.96%,主要来自合成纤维单体制造和原油加工行业.  相似文献   
122.
三种不同生态型竹种植硅体碳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生态型竹种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碳的分布和积累特征,论文选取了浙江省境内发育于同一土壤类型的3种竹林生态系统,分别采集其不同年龄的地上部分(叶、枝、秆)和现存凋落物以及不同深度的土样,分析各样品的植硅体含量、植硅体碳含量和硅含量。结果表明:1)3种不同生态型竹种器官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积累和分布特征均为叶>枝>秆,土壤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储量达到最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植硅体碳储量有增加趋势;2)通过3种竹种植硅体碳储量比较,散生竹高节竹生态系统植硅体储量最高,丛生竹绿竹和混生竹茶秆竹植硅体碳储量相近;3)根据3种竹种在全国的分布面积估算,茶秆竹生态系统总固碳能力略大于绿竹,而远远高于高节竹。  相似文献   
123.
环境健康调查实施机制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大型区域环境健康调查的执行效率和最终结果.鉴于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涉及内容多学科、执行流程多环节、实施过程有交叉的复杂特点,围绕环境健康传导链特征解析的调查实质,就如何高效组织区域环境健康调查的参与人员和技术力量等实施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总结我国大型环境健康调查工作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所有环境健康问题调查人员分属作用分明的“四大功能”角色定位,以及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的“九步运行”技术流程等相关论断.相关研究结果直接支持了若干大型环境与健康调查工作,为进一步丰富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理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4.
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联合厌氧消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温单相间歇式厌氧消化工艺,对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进行联合厌氧消化制沼气,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产甲烷性能以及TS、C/N、接种量三种因素对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各处理的VFA、SCOD与累积甲烷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VFA、SCOD指标均在12d左右达到最高值,各处理中仅T3在VFA高峰期表现出甲烷菌活性抑制效应,TS对三个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系统的累积甲烷产量最高达5482ml;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三个因素对系统累积甲烷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TS>C/N>接种量,其中TS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TS=10%、C/N=20、接种量=5%,该条件下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的用量比为10:1.  相似文献   
125.
压模成型对RDF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生活垃圾衍生燃料(RDF)进行压模成型处理,改变其空间结构如比表面积、孔结构等,然后在TB-1型热天平中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热解TG曲线,分析各种动力学参数,得出RDF性质、空间结构对热解反应速率、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压型试样的反应速率明显低于未压型试样,最佳热解反应温度段为550℃~650℃.部分压型试样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之间存在着补偿效应,虽然压型试样的活化能有所减少,但指前因子有约10倍左右的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卫星、闪电和电场等资料对2009年6月江苏的两次受东北冷涡影响所致的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发生雷电过程的天气形势和卫星产品等对强对流天气的指示作用,初步得出了同一环流背景下的两次雷电过程的特征:两次雷电过程都具备了较好的不稳定条件,但由于能量分布的差异,过程影响范围有所不同;5日雷电过程伴随冰雹,其正闪比明显高于只有闪电发生的21日;相当黑体亮度温度高低预示着对流活动活跃程度,大部分闪电分布在云顶温度低值区,或者温度梯度较大的对流旺盛区域;两次过程电场快变抖动都提前于地闪发生。  相似文献   
127.
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溶液中砷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湿法与干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铝改性粉煤灰漂珠环境材料,借助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量、p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水溶液中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中As(V)的最佳pH值范围为中性偏酸;混合离子和H2PO4-对As(V)的吸附影响较大,CO32-次之;离子强度对As(V)吸附的影响不明显;在温度298K、吸附剂量2.5g/L和反应时间24h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约5000μ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8.
环氧丙烷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具备易燃性和毒性,不同浓度的环氧丙烷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和处置方式不同.通过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定量分析环氧丙烷的方法,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无损检测,应用于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不同浓度的环氧丙烷拉曼光谱特征峰(901 cm-1)结合标准曲线法,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本方法测定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9.
油田采油污泥的热解动力学及其热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采油污泥为对象,分别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小型流化床热解反应器研究了含油污泥的热解过程及其热解效果。结果表明,油泥热解主要经历了失水、轻质组分挥发、重组分快速热解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热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提高热解的升温速率,可使油泥的最大失重速率Dmax、失重速率峰值温度θmax、升温终点的最大失重率都随之增加,表现在动力学上,反映出表观活化能和碰撞频率因子的同时升高,即提高油泥热解转化率的同时也影响了热解效率。失水油泥用流化床热解,在热解温度600℃、反应时间3 min时,油泥回收率可达到87%。  相似文献   
130.
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污染”这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治理已引起全球各国高度重视。本文在对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的实地勘查和管理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井提出了要控制“白色污染”,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寻求一条适合国情的控制对策。一、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多年来,哈尔滨市的白色污染随着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百分含量的增长而日益突出。哈尔滨市1997年生活垃圾产生量是1984年的2.67倍。其中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百分比是:1984年仅占0.60%,1997年上升到5.08%。哈尔滨市废塑料排放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