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放射性污染物的不合理处置及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Mg/Al比(物质的量比)的Mg/Al 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研究其对UO_2~(2+)的吸附行为.同时,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p 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SEM、XPS等技术对吸附前后LDH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g/Al比为2∶1的Mg/Al LDH对UO_2~(2+)吸附效果要比Mg/Al比为4∶1的Mg/Al LDH好,Mg/Al比为2∶1和4∶1的Mg/Al LDH对UO_2~(2+)吸附容量分别为301.28和263.85 mg·g-1,对UO_2~(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可以作为高浓度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吸附材料和核泄漏事件的应急吸附材料.Mg/Al LDH对UO_2~(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吸附后Mg/Al LDH的Mg/Al比降低,Mg/Al LDH对UO_2~(2+)的吸附机理是UO_2~(2+)与材料中氢氧根、碳酸根相互作用,形成三元的络合物而被去除.  相似文献   
12.
用12SrRNA基因序列研究潮龟科(BATAGURIDAE)闭壳龟类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潮龟科(Bataguridae)具闭壳结构的齿缘摄龟属(Cyclemys)、锯缘摄龟属(Pyxidea)、闭壳龟属(Cuora)共6种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结合潮龟科其它一些属的序列数据,探讨了具闭壳结构龟类的起源与进化以及闭壳龟属的分类学问题.认为闭壳龟属与锯缘摄龟属为姐妹群,两者与齿缘摄龟属的亲缘关系较远,提示这些具闭壳结构的龟类可能不是由一个共同祖先分化而来.本文的结果不支持将闭壳龟属拆分为闭壳龟属和盒龟属两属  相似文献   
13.
COD_(Cr)在线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由于用溶液的强腐蚀性,阀体、管路难以承受,且消解滴定控制及终点检测等不易解决,使在线自动检测成为难题。本文就此进行研究与实践,采用气动方式,药液不经任何泵阀完成移液、计量、试剂加置;采用风冷与水冷(不流动水)相结合的回流方式加热消解;采用精密注射泵完成氧化还原滴定,通过特定波长的单色光源检测滴定终点;全过程由微电脑控制,实现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4.
以累托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掺杂过渡金属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同时考察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下对对氯苯酚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铜掺杂量和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过渡金属掺杂改性TiO2的机理及对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累托石的层状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复合材料中的TiO2主要是以大部分的锐钛矿型和小部分的金红石型的混合形态存在;负载累托石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明显增加,掺杂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未掺杂铜的TiO2/累托石复合材料,并且当掺铜量为0.5%(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500℃时,复合材料对对氯苯酚的光催化去除率达到最大;苯醌类物质可能是对氯苯酚光降解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反应器的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祥银  李红  吴平  周引娣 《化工环保》2003,23(2):115-117
应用系统可靠性分析基本原理,以丙烯腈反应工序的核心装置反应器为分析对象,确定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防爆膜破裂事故为顶事件,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故障树,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顶事件最小割集和发生概率。本工作对石化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厌氧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介绍了厌氧反应器的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反应器的发展内容和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选用480 nm单色光及长光程技术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测定水质色度。通过对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可知,吸光光度测试的光程长度增加10倍,测试灵敏度显著提高,从而保证低色度饮用水(30度)的测定精准度。监测的色度数据利用GSM无线通信传输系统,可实现对水质色度监测结果的远程实时动态遥传,为预警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对大宝山尾矿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酸雨作用下,研究了大宝山尾矿中重金属Cd、Pb及Mn的释放规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淋滤液不同酸度(pH为5.6、4.8、3.0)条件下,不同重金属呈现出不同的释放规律。随着淋滤量的增加,淋出液pH逐渐上升;Cd和Mn的释放可分为快速释放和慢速释放2个阶段,Pb的释放速度一直相对稳定。随着淋滤液pH的降低,淋出液pH降低,重金属的释放量及释放速度增加;淋滤液pH对3种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程度为Pb>Mn>Cd。Cd和Mn的释放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Elovich方程很好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优;Pb的释放可用双常数方程和零级动力学方程很好拟合。  相似文献   
19.
大宝山尾矿重金属形态及其潜在迁移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库、新鲜尾矿排放口和铁龙尾矿库3个不同区域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Dold七步分级化学提取法研究了4种重金属Cu、Pb、Zn、Mn的化学形态特征,并分析了其潜在迁移能力.结果表明,Cu、Pb在所有尾矿中以原生硫化态和残渣态为主;Zn在槽对坑尾矿和新鲜尾矿中以原生硫化态和残渣态为主,在铁龙尾矿中水溶态、可交...  相似文献   
20.
太湖水-气界面温室气体N2O日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N2O的来源,湖泊中N2O产生机理,监测了太湖水-气界面四季N2O日通量,并分析了N2O日通量变化特征,发现太湖大部分时间是N2O的源,少部分时间是N2O的汇.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N2O日通量分别是0.018 mg/(m2·h)、0.065 mg/(m2·h)、0.003 mg/(m2·h)和-0.002 mg/(m2·h).夏季较高,而春、秋、冬季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