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南中部赣浙皖相邻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前人对该区大地构造划分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观点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通过对赣浙皖相邻区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该区划分为三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即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其中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乐平-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东乡一龙游混杂岩亚带等五个Ⅱ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2.
电厂粉煤灰炭制颗粒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华  余玮 《环境科学》1994,15(4):47-49
以木炭或煤为辅助原材料,采用预活化工艺,将炭酸水洗后,经活化或二次活化后制成颗粒活性炭,成品炭碘值为600-700mg/g。在工业性试生产中,新生产的活性炭碘值为630-800mg/g,耐磨强度超过95%,从而为粉煤灰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地区构造复杂 ,可以划分为扬子地块、浙西地块和南华造山带等三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 ;通过对该区微古化石资料的系统整理 ,发现不同构造单元中所产微古化石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别 ,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具有各不相同的演化历史及特点 ;同时通过对扬子地块中发育的大面积浅变质岩系中微古化石资料的整理 ,其微古组合时代主要为蓟县纪—青白口纪 ,结合岩石地层及其它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 ,认为扬子地块中大面积出露的浅变质岩系时代为中元古代 ;这一结果对研究赣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活性炭吸附水中六价铬试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黄彪  吴新华 《化工环保》1997,17(6):346-349
用火电厂废渣--粉煤灰制得的颗粒活性炭,对水中Cr进行吸附。结果表明,粉煤灰活性炭对Cr吸附效果良好,探讨了粉煤灰活性炭吸附水中Cr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西西北部及安徽南部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的研究,双桥山群仅分布在扬子板块修水—祁门构造单元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双桥山群可划分为横涌组、计林组、安乐林组及修水组。而不存在非史密斯地层障公山(岩)组。非史密斯地层仅发育于江南混杂岩带中。双桥山群既不同于溪口岩群,也不同于万年群,更不同于张村岩群。  相似文献   
16.
赣东北万年地区变质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赣东北万年地区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及沉积环境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认为其与赣北双桥山群存在显著的区别,并对其进行了重新厘定,建立了相应的地层层序。通过综合研究认为本区出露的浅变质岩系之沉积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弧后盆地。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蓟县纪晚期。  相似文献   
17.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南古陆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拼贴而成,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江南古陆的变质岩的研究,认为江南古陆大地构造可划分三个Ⅰ级构造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又可进一步划分Ⅱ级构造地层区5个(宜丰-景德镇-歙县构造地层分区、万年构造地层分区、赣东北构造地层分区、怀玉构造地层分区及丰城-鹰潭-龙游构造地层分区);各构造地层分区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双桥山群及周潭岩群仅分别分布在扬子地层区修水-祁门分区及华夏地层区北武夷地层分区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而江南古陆内则发育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火电厂废渣—粉煤灰的浮选炭制得的颗粒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实验探讨了粉煤灰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接经济损失(农产品产值损失、农副食品加工业损失和防控费用)、潜在间接经济损失(油菜旅游产业)和潜在非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功能损失)3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生物损失估算体系。研究发现油菜茎基溃疡病入侵的潜在损失总额高达96.05亿元,其中,潜在直接经济损失、潜在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非经济损失分别占潜在损失总量的54.9%、36.0%和9.1%。动植物检疫在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吾拉勒山地区晚石炭世科古琴山组的确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阿吾拉勒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分布于阿布热勒山及塔尔得套南麓。本文系统论述了新疆阿吾拉勒山地区晚石炭世科古琴山组的层序、宏观特征、古生物化石及沉积环境。根据新发现的角度不整合界面及古生物化石资料,佐证了该区存在晚石炭世晚期科古琴山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