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As(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朱慧杰  贾永锋  姚淑华  吴星  王淑莹 《环境科学》2009,30(12):3562-3567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纳米铁在活性炭孔内为针状,其直径为30~500 nm,长度为1 000~3 000 nm,载入量[m(Fe)/m(炭)]为82.1 mg/g.用1.5 g/L该吸附剂对pH 6.5、 (25±2)℃、 2 mg/L的As(Ⅴ)进行吸附其去除率为99.5%,在平衡浓度1.0 mg/L时,该吸附剂对As(Ⅴ)的吸附容量为15.4 mg/g;吸附速度较快,12 h可达91.4%,72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可由孔内扩散模型较好地说明.除PO_4~(3-)、SiO_4~(2-)外其它常见阴阳离子均对As(Ⅴ)的去除影响不大.吸附剂可以用0.1 mol/L NaOH溶液再生,再生效率较高.实验室初步实验数据表明,该吸附剂对饮用水砷去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本论文以施氏假单胞菌N2为受试菌株,研究了N2菌对邻/间/对甲酚及其混合物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N2菌能以邻/间/对甲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但对3种异构体的降解速率各异.完全降解600 mg·L~(-1)的对甲酚仅需6 h,间甲酚则需24 h,但对邻甲酚的降解明显减缓;200 mg·L~(-1)邻甲酚48 h的降解率仅为11.38%.GC-MS结果分析发现,N2菌代谢甲酚途径主要为甲基氧化、芳环羟化,随后脱羧、开环裂解、降解转化至矿化,但3种甲酚的降解途径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次序不一致.3种甲酚混合存在时可促进N2菌对其降解,这主要是因为混合碳源的协同作用减少了体系中因产酸过多引起的毒性,从而促进了N2菌对甲酚的降解矿化.  相似文献   
73.
小集小区酸化过程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阳市近郊一封闭的小集水区设置了环境化过程试验场。本文介绍了试验场中观测点的布置、各项观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74.
京津唐大气环境及其区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分析了北京、天津和唐山主要大气污染物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污染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气象资料,污染源等基础资料,通过大气污染物主轴浓度模式计算了一年四个季节二氧化硫浓度分布,并且分析了全区二氧化硫分市特征及相互影响。区域大气环境是大气环境中新的课题,本文提供了使用燃煤密度、模式计算和污染系数来综合考虑大气环境区划的方法,为大气环境分区提供了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75.
在热裂化柴油和变压器油酸碱精制过程中,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酸渣。大量的废酸渣不经处理,排放到山沟里和海滩上,污染了环境。 我厂对于酸渣的处理开展了实验工作,初步掌握了一些规律。工业试验表明:酸渣用蒸解法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蒸解所得产物,稀硫酸可作为生产硫铵、磷肥的原料;酸渣油可作为燃料油和木材防腐油的基础油;油渣可作为燃料或通过加热缩合成石油焦。  相似文献   
76.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中氮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垃圾和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静态堆肥小试试验,主要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全氮、氨氮、硝态氮、水溶性氮以及有机碳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呈下降趋势;堆肥产品中全氮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比,初始浓度越高,结束时全氮越高;碳氮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变化不大;氨氮的变化显著,堆肥23 d,3种比例的混合样品(垃圾和污泥体积比分别为9∶1、5∶1和3∶1)中的氨氮分别由堆肥前的11.1、10.9、10.5 g/kg下降到1.1、2.1、3.1 g/kg;水溶性全氮和水溶性氨氮的下降趋势明显,水溶性氨氮是构成水溶性全氮的主要成分,堆肥前期温度的上升引起水溶性全氮和水溶性氨氮的迅速下降;硝态氮和水溶性硝态氮的浓度低,变化小;氮素损失主要在第3~10天的堆肥高温期,污泥量越大,氮素损失越严重,氮素损失率最高达45%.  相似文献   
77.
贵州农业土壤氮素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氮素损失的途径、机制、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许多研究.在总结贵州农业土壤氮素含量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氮素流失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减少农田氮素损失、优化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用铝矾土、铝酸钙、六水三氯化铁和盐酸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CD,考察了其混凝性能,讨论了混凝机理。制备复合混凝剂CD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反应时间2h,合成反应pH约4.0,产品的盐基度约80%。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CD对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CD对废水pH(6~9)和废水温度(5~30℃)的适用范围较宽,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可推断复合混凝剂CD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79.
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如化肥、制浆和造纸、颜料、钢铁、石油、人造丝和纤维膜、及化学工业都要耗用大量的硫。据说,在美国,单单化肥工业一项,就约占全部耗硫量的45%。这些工业的废水中,含有硫酸,亚硫酸盐,硫酸盐,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二氧化硫和硫醇等。这些含硫废物大量排入江河湖海,将使水质恶化:PH 值下降;总溶解固体量增大;溶解氧降低。此外,含硫废水还有臭味,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地带性黄壤的镉形态分布特征,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区域——黔中地区进行了农田黄壤样品采集,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土壤镉形态及pH、钙、镁的分析测定,探究了喀斯特背景对黄壤中镉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黔中地区黄壤全镉为0.184~3.316mg/kg,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形态镉含量随污染风险等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黄壤中的镉主要以残渣态及可还原态存在,可交换态镉占全镉的17.52%(质量分数,下同)~22.83%,且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可交换态镉向更为稳定的形态转变。可交换态镉与全镁、可交换态镁均显著负相关(p0.05),镁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壤中可交换态镉含量,对镉的生物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