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某水库源水,通过中试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对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用于微絮凝过滤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CD抗干扰调控能力强,并指出某水库水采用流动电流自动控制混凝加药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生物载体除藻剂去除海洋赤潮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拟研究了海带、洋栖菜、甲壳素、壳聚糖等生物载体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后对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生物载体投放到水体后,载体缓慢释放出铜离子而杀灭赤潮藻,延长了有效期,增强了杀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带不仅适用于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同时其作为载体适用于吸附Cu2+后杀灭赤潮藻.  相似文献   
93.
混凝对膜污染的防止作用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2  
研究了混凝改善膜通量和防止膜污染的效果 .结果表明 :直接过滤原水的情况下 ,反冲洗后的膜通量恢复仅为初始通量的40% ;而投加了混凝剂 4mg/L和10mg/L(以Al计 )后 ,反冲洗后的通量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混凝防止膜污染取决于过滤过程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的性能 .在过滤混凝液的情况下 ,混凝能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 ,从而有效地防止膜污染 ,而过滤上清液的情况下 ,无法为混凝去除的中性亲水性的有机物沉积在膜表面 ,造成膜污染 .  相似文献   
9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产生和发展 ,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几种常用方法 ,并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对全世界的汞污染源和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这标志着全球规模关注汞污染的初次尝试.汞暴露可伤害人群的神经系统,汞是生物积累污染物,人群接触汞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鱼.将于2003年完成的UNEP评价项目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治理汞污染的建议.这些政策方案包括减少或停止使用汞及其化合物,尽量减少它们的排放. UNEP管理委员会2001年2月初的报告将汇总现有的天然和工业污染源数据、叙述汞如何从污染源进入全球环境,并将涉及汞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汞对人群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评价预防和控制汞污染的技术和汞的替代物.美国环境保护局认为美国汞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电厂、废物焚烧炉和氯碱工业.美国向全球环境输出的汞比它通过大气沉降从别国接受的多. 江年摘自《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February 19,14(2001)  相似文献   
96.
本文是以废刹车片的铜转换为五水硫酸铜形式回收铜,叙述了对试样的预处理,浸取条件及回收率等问题,研究表明,回收铜的技术可行,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一举多得,具有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97.
沸石载铜除藻剂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藻剂;沸石载铜;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赤潮治理  相似文献   
98.
通过分析研究中山市高平镇洪奇沥潮间带的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优势度等各种生态指标得出该河道水体污染达到较轻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从底质、水体有机物等方面分析了污染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研究高岭土、蒙脱土、CuSO4和可 溶玻璃粉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掺铜和铜银混合可溶玻璃微粒对赤潮生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体系,在含铜可溶玻璃中引入一定量的Ag2O,可以减少除藻材料中CuSO4的用量。由于其具有同时缓释Cu^2 、Au^ 的作用,用量为2.0mg/L时,藻细胞的去除率在12h内可达到96.8%,并维持7d以上时间藻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增加。掺铜可溶玻璃除藻剂较CuSO4避免了投药过程中易造成局部Cu^2 浓度过高而伤害鱼类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0.
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伟  范瑾初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57-460
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综合介绍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超声空化机理,声化学反应器类型,有机物降解效果的超声降解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