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7 毫秒
281.
某型飞机减速板钛合金梁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某型飞机减速板钛合金梁断裂的情况。采用XL3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断口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减速板钛合金梁销钉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区存在点蚀坑。点蚀坑主要是由于在疲劳载荷和CL-的共同作用下,销钉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区表面氧化膜破裂和重新生成的不断交替发生而形成的。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点蚀坑萌生疲劳裂纹源,并逐渐扩展,最终导致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282.
针对监测站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药品管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这是控制污染,加强环保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83.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284.
选取遂宁市城区五河即联盟河、明月河、开善河、米家河和渠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对水体近几年的水质变化趋势和主要超标因子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不能达到景观水质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水质随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水质较差。近几年河流水质逐年改善,逐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文章在分析了水体水质变差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85.
元旦过节前一天,我接了一车货,短途。我算了一下时间,下午能赶回家过节。  相似文献   
286.
利用聚多巴胺(PDA)与氮川三乙酸(NTA)接枝并螯合Fe3+,形成以PDA为载体、NTA为Fe3+螯合剂的芬顿催化剂NTA-Fe@PDA,采用NTA-Fe@PDA/H2O2芬顿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OTC).材料表征结果发现,NTA-Fe@PDA属于典型的介孔结构,Fe元素与有机配体成功螯合,PDA的聚合效果良好.探讨了H2O2投加量、NTA-Fe@PDA投加量和初始pH值对OTC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TA-Fe@PDA浓度为200mg/L,H2O2浓度为5mmol/L,初始pH值为4.85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20mg/L OTC的降解率达到96.23%.自由基鉴定实验表明,·OH是OTC降解过程中的主要自由基.通过LC-MS分析结果推测了OTC降解的中间产物和可能的降解路径.NTA-Fe@PDA在反应体系中重复利用8次以后,OTC的降解率仍在86.80%以上. NTA-Fe@PDA/H  相似文献   
287.
纳米TiO2/EP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可漂浮于水面的膨胀珍珠岩(EP)负载型TiO2,研究其在水中对罗丹明B(RB)的去除效果、吸附降解动力学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多次回收再生后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浸渍3次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回收5次后活性变化很小,降解率下降不到8%;光催化剂用量为0.2 g,20 mL初始浓度为10 mg/L和15mg/L RB溶液光照6 h后降解率分别达98%和74%。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光催化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288.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是当地人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89.
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采用碳转化系数法对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23085万t增长到2010年的29051万t,不同年份农业碳排放均主要源于化肥施用与农业机械使用;(2)全省农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年份高碳排放区均集中于鄱阳湖周边地区;碳排放强度多为Ⅱ级水平,空间分布上与碳排放量相比更为均衡;(3)江西省县域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整体上均呈明显扩大的趋势;(4)生产效率、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济发展则促进碳排放量增加,农业碳排放还受社会、政策等影响  相似文献   
290.
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密切相关.运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水西景区景观格局及其用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西用地类型多样性较高,以林地占优势,林地破碎度低,森林景观较完整,但空闲地和建筑用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破碎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西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