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21.
为了弥补以往规划环评方案中存在的两个缺陷,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融合型和调整型区域规划环评方案优化方法框架,从而消除规划方案本身潜在的环境影响,且实现了规划方案和环境保护补救措施的系统优化及其不确定性风险决策.同时,从方法学上,基于强化区间优化模型建立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规划方案和补救措施的双层优化方法.最后,针对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规划环评,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以郑州市土地资源、经济发展(GDP)和环境指标(土地承载COD排放总量)为约束条件,得到不同风险水平下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优化后的规划方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原规划方案,约为原规划方案的1.45~1.52倍,且完全能满足郑州市2010年GDP目标;②有必要在未来融合型或调整型规划环评融入不确定性优化思想,且需要为决策者提供不同环境风险水平下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2.
刘岩  周丰  赵志杰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9):2916-2923
以流域模型HSPF和贝叶斯递归回归树算法(BRRT)为计算模块,建立了滇池流域27条主要入湖河流和33个散流区的TN、TP入湖负荷预报预警系统.同时,构建了考虑历史排放规律和预测负荷计算预警指数(EWI)评价预警等级的两套预警体系.结果表明:BRRT替代模型在流域内以农业面源为主的柴河子流域校准和验证的可决系数R2均大于0.8,模拟结果相对可靠;根据预警时间选取预警体系;适用于6月份之前的预警体系一(EWS-1),利用现状排放量和历史排放量的关系计算预警指数.适用于6月份之后的预警体系二(EWS-2),主要考虑现状排放量、历史平均排放量、排放限值和预测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计算3个预警指数,最终以最严格的作为综合预警指数EWI评价预警等级;根据柴河子流域"十二五"规划的TN和TP排放限值为130.2 t·a-1、6.8 t·a-1,应用此系统对2011年2、4、9和11月做出预警检验,各月份预警结果基本处于红色和黑色预警,该系统可为流域提供预警支持.  相似文献   
23.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的问题,以控制二英、燃烧效果、残渣处置为关键目标,从二英控制机理、工况设计、设备选择和残渣处置等焚烧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燃室、二燃室的最佳温度分别为850~870和1000~120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s,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湍流程度的雷诺数大于1×104,当雷诺数大于5×104时,焚烧效率更高;急冷装置在180~550℃时烟气停留时间应小于1 5s,布袋除尘器最佳工作温度为120~150℃;残渣、飞灰和底渣中的w(PCDD DFs)(以TEQ计,下同)应分别小于1 0,0 3和0 5ng g。当底渣中的w(PCDD DFs)高于0 3ng g时,则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相似文献   
24.
华北平原农田硝态氮淋溶率和淋溶负荷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鹏  后希康  周丰  营娜  赵广超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173-3180
由于化肥过度施用且强度逐渐增加,华北平原氮淋溶问题日趋严重且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风险.利用1991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290 组农田NO3--N 淋溶试验样本(淋溶率和10个影响因素),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初步建立了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迁移过程统计模型.以2008年为例,基于华北平原县域合成氮肥、复合肥施用量和1 km×1 km的影响因素和土地利用(耕地)数据,最终得到1 km×1 km的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率和淋溶负荷及其不确定性水平.初步结果表明:①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32和0.829,模拟结果相对可靠;②华北平原耕地NO3--N的淋溶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其中位值为15.4%(R50为12.6%~18.2%),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TN量、施N量、灌溉比例与降雨量的比值等;相应地,2008年淋溶负荷和淋溶量分别为995.1 Gg·a-1(833.4~1156.7 Gg·a-1);③NO3--N淋溶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太行山脉以东、黄河附近以及苏北的县(区、市),淋溶负荷贡献最大为河南(~37.7%)、江苏(~24.8%)和河北(~21.6%).  相似文献   
25.
对螺旋肋钢筋施加预应力,将其与碳纤维筋组合后,以不同的方式嵌入到混凝土梁受拉区混凝土保护层中,对混凝土梁进行加固,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在对承载能力试验结果做简单阐述的前提下,针对加固梁中多材料、多界面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加固梁可能存在的破坏模式,且与试验梁的破坏模式进行对比,对不同加固方式加固的试验梁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多界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加固梁的承载力;不同的破坏界面,应对加固材料断面总内力采取不同的取值,在试验中应特别注意破坏界面的判别,否则计算结果会产生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26.
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在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管理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及发展趋势,进行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生态分区为基础,根据参考条件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考虑水体生态保护功能和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新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将水生态分区、水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量引入水环境功能区划之中,对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该方法以浑河流域为案例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7.
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时空分布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综合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后退式判别分析和基于GIS平台的逆距离加权法开展了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时空分布模式研究,案例为香港东部近海区域,数据为2000~2004年27个采样点4类15个水质指标.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最佳分为1~5月和6~12月2组;在空间尺度上分为2组,分别对应于重度和轻度污染类型;②表征时间和空间差异性的显著性指标分别为Si、NH 4-N、SD、DO、温度和TN、NH 4-N、PO-4-P、VSS;③显著性指标的时空差异性比较明显,其中空间尺度上第1组采样点(MM1、TM2~TM4)的周边区域浓度显著高于第2组,同时,除了第1组周边区域之外,TN与PO-4-P的空间分布基本相反,而NH 4-N与VSS则比较相似;时间尺度上Si在6~12月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1~5月,而NH 4-N和SD则相反,此外,DO和温度两者的差异性显著负相关.基于上述结果,建议优化监测频次/采样点,同时需要加强8个显著性指标的监测,并且需要加强香港东部海岸陆源污染控制:吐露港和香港与深圳交界处重点削减点源和农田径流污染,而牛尾海水质管制区和赤门峡北部需要加强浴场休闲区和鱼类与贝类养殖区的环境管制.此研究可为香港近海水质监测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连续流条件下,纳米零价铁(nZVI)对反硝化颗粒污泥(DGS)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升流式污泥床(USB),系统考察了反应器脱氮效能、污泥形态和反硝化特性随进水nZVI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nZVI5 mg·L~(-1)时,反应器脱氮效能与对照期(nZVI=0 mg·L~(-1))相差很小,DGS活性略微增大.当nZVI浓度在5~10 mg·L~(-1)时,DGS对nZVI的生物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适应性,污泥浓度和颗粒粒径仍保持增长趋势,但泥相中总铁含量明显增大,DGS活性开始降低.当nZVI浓度增至30 mg·L~(-1)时,反应器对COD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降至对照期的23.3%和20.3%.DGS因吸附大量nZVI而呈黑色,颗粒粒径减小,污泥表面短杆菌等微生物密度明显降低.停止投加nZVI后,污泥浓度与DGS活性的持续上升,使得反应器脱氮效能在20 d内基本恢复至对照期的水平.异养菌在颗粒表面的快速增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丰  刘永  郭怀成  王丽婧 《环境科学》2006,27(6):1252-1256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特性和处理要求出发,定性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并初步筛选出4类可行技术:高温处理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结合我国处置现状、经济水平、政策导向和国际趋势等因素,基于AHP方法建立了“4层-13指标-4方案”层次决策模型,对4项处理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以杭州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其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法是此项目的最佳选择.对所建立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体系进行了总结.实例研究证明,该体系可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例介绍利用高级语言与Auto Lsp语言的接口功能,在Auto CAD环境下评价图,该法可使绘图效率大大提高且图形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