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间歇曝气A2/C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氧化沟工艺的运行成本,研究了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缺氧(Anoxic)-厌氧(Anaerobic)-Carrousel氧化沟(A2/C)工艺.采用A2/C氧化沟模型运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模式对城市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外源反硝化是提高脱氮效率的关键.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回流比,能够提高间歇频率,减小各污染指标在反应系统中的积累.在曝气1 h,停止曝气3 h,回流污泥比200%的模式下(模式Ⅱ),出水CODcr,NH4 -N和TN分别为40~50 mg·L-1、3.0~5.7 mg·L-1和10.2~12.5 mg·L-1.3个模式在1个周期内平均曝气量分别为连续曝气过程的66%、50%、44%.模式Ⅱ中在线监测仪表数据分析显示,曝气过程中出现NH4 -N氧化的终点--在pH曲线上表现为出现"氨谷",若利用在线监测仪表在曝气阶段采用自动控制,则可避免过量曝气.采用实际城市污水,应用中试试验模型,能够为实际生产提供重要技术参数,为原有氧化沟工艺技术改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2.
溶解氧(DO)浓度是影响丝状菌污泥膨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啤酒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SBR工艺中DO浓度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高DO浓度(4~6.5mg/L)不会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低DO浓度能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当DO浓度降低至0.4mg/L时,SVI升高到210mL/g,会导致污泥膨胀发生。低DO浓度下污泥膨胀发生后,在较高的DO浓度条件下运行一定的周期数后,污泥膨胀能得到有效控制,使污泥沉降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3.
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为达到有效防控紫茎泽兰扩散的目的,对紫茎泽兰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相对较佳的途径。通过对紫茎泽兰炭化处理后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以害制废。采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炭化紫茎泽兰用作吸附剂吸附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并讨论了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COD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炭化紫茎泽兰的投加量为0.05 g,吸附接触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0℃,180 r/min,生活污水中进水COD浓度大于1 000 mg/L时,去除率可达62.9%。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24.
耐盐酿酒酵母菌株的育种对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优秀乙醇发酵能力的工业酿酒母菌株KF-7为出发菌株,通过连续发酵、产孢子及孢子培育、交配等获取稳定耐盐菌株.在盐胁迫条件下利用连续乙醇发酵驯化获得了耐盐突变菌株KF-7(4).在此基础上,通过孢子分离、培养、评价和交配,获得两株耐盐二倍体菌株KF-7(4)-3与KF-7-D1.这3株耐盐菌株在50次转接过程中保持着稳定的耐盐性.并且在9%KCl浓度下,3株耐盐菌株的乙醇发酵能力显著优于出发菌株KF-7:在15%YPD培养基中,发酵36 h时的乙醇浓度比出发菌株KF-7提高了21%.有盐和无盐条件下发酵过程中胞内海藻糖含量分析表明,突变菌株KF-7(4)和菌株KF-7(4)-3即使在无盐条件下的海藻糖积累能力明显高于出发菌株KF-7.本研究获得的变异酿酒酵母菌株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稳定性,耐盐性与胞内海藻糖积累能力提高相关.因此,基于连续发酵的进化工程手段可以有效地用于培育具有某种稳定性状的酿酒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介绍了GSH系列微生物复合菌的概念和特点及其在组合式高效生物化粪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自深圳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2株通过共代谢机制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细菌L-2和L-15。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细菌L-2和L-15分别为Klebsiella sp.和Enterobacter sp.。研究表明:L-2和L-15以LAS作为唯一碳源时,对其降解率仅有1.1%和5.9%。当添加葡萄糖作生长基质,L-2在温度30℃,p H=7.5,m(葡萄糖)∶m(LAS)为20∶1的条件下,对50 mg/L的LAS的降解率可达94.2%;L-15在温度30℃,p H=7.5,m(葡萄糖)∶m(LAS)为16∶1的条件下,对50 mg/L的LAS的降解率可达92.2%。试验结果说明,筛选得到的2株细菌在共代谢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废水中LAS降解。  相似文献   
27.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近一、二十年来国际上关于丝状菌尼膨胀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丝状菌的种类与特性,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机理,引起污泥膨胀的污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合成地论述了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对国内外污泥膨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SBR法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絮状菌的竞争生长污泥的性状发生变化,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的一直有两种完成相反应的说法。我们对此作了专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器中溶解氧充足时,低有机负荷易引起污泥膨胀,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的控制膨胀,高负荷下,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往往是DO浓度不足,而提高DO浓度则能使污泥膨胀得到控制。这一结果也解释了高有机负荷发生泥膨胀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29.
水生观赏植物红掌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嘉成  周利  朱佳  高静思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638-1644
为研究红掌根部浸提液和红掌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考察了红掌根添加量(以ρ计)分别为0、0.5、1.0、2.0、3.0、4.0 g/L及红掌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红掌根添加量下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指标及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 结果表明,红掌根部浸提液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在红掌根添加量(3.0、4.0 g/L)较高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超过90%. 藻类的光合活性也受到极大的损伤,具体表现为最大光量子产量和有效光量子产量的降低,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降低等. 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酶系统工作也受到抑制,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受自由基严重攻击,细胞受损伤程度较大,具体表现为MDA(丙二醛)的快速积累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急剧降低. 随着红掌根添加量的升高,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化感抑制效果显著加强. 与对照组相比,高红掌根添加量组(3.0、4.0 g/L)的光量子产量降低了0.3,c(MDA)升高了10 nmol/mL以上,POD活性降低了3 U/mg. 试验第18天时,对照组、0.5、1.0、2.0、3.0、4.0 g/L红掌根添加组ρ(Chla)分别为515.80、396.35、246.44、160.50、3.67和4.13 μg/L. 红掌种植水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差于高红掌根添加量试验组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0.
周利  刘凯  兰星  董洋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61-1063,1092
实验探索了高MLSS(溶液悬浮固体浓度)下多孔颗粒载体—膜生物反应器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能性。研究了溶解氧(DO)、C/N、氨浓度及氨负荷、pH等因素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和TN去除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控制pH=7.5、DO=1.0mg/L、C/N为6时,该反应器能同时达到较高的NH4 —N和TN出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