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7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4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3篇 |
废物处理 | 76篇 |
环保管理 | 213篇 |
综合类 | 1455篇 |
基础理论 | 225篇 |
污染及防治 | 301篇 |
评价与监测 | 116篇 |
社会与环境 | 88篇 |
灾害及防治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81.
为探究2018-2020年太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湖泊环境的关系,采用定制网具在不同湖区设置24个点位,采集40个点位鱼类样品进行鉴定分析.调查共采集鱼类52种4160尾,隶属6目11科37属,数量优势种为湖鲚(Coilia nasus/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质量优势种为鲤(Cypri... 相似文献
682.
采用不同类型分子筛浸渍负载活性组分Ru制备Ru/M(M=β、MCM-41、Y、ZSM-5)催化剂,考察其对甲苯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BET、SEM、XPS、H2-TPR、NH3-TPD等表征,分析催化剂的孔道结构、酸性位等物化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以贵金属Ru为活性组分,Y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优,在300℃左右,甲苯基本完全降解,CO2选择性接近99%,几乎无副产物生成.由此说明,适宜的孔径尺寸、丰富的酸性位、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促进分子筛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683.
选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64~2013年14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等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和变化趋势,并以完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蒸发量上升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变化速率为30.1 mm/10 a,夏秋冬季蒸发量均呈显著上升变化,春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和秋季蒸发量上升对年蒸发量上升贡献最大;逐月蒸发量变化趋势均增加,但幅度各异;冬季蒸发量在2011年发生了突变,其余各季和年均未发生突变.蒸发量月际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双峰出现在5月和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夏季蒸发量最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最少,表明春夏两季蒸发量的多少对三江源地区水循环起重要作用。年和四季蒸发量呈现出西北部少,东南部及东北部多的分布特点,气候变化速率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剧烈,年蒸发量变异系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四季蒸发量变异系数空间分布明显不同。年蒸发量与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正相关,与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平均气温上升、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下降是三江源地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4.
基于进化经济学和进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文章重点讨论了黄河流域的区域发展优势和建成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可能性。研究从黄河流域发展的历史出发,论证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学本性(nature)条件和现实可能性:第一,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学本性条件是,该区域已经完成了农业经济建设,出现了遍在性的工业化和经济区人口聚集,特别是经过长期聚集,黄河流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的人口密集带,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中原城市群。第二,在分析黄河流域区域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建成“大中原-黄河经济带”的可能性及其发展途径,即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地理环境的鲁棒性建设,坚持城市创新发展,坚持发展新型产业。第三,地区发展政策重点应该关注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城市化发育和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倡城市产业专业化方向,打破省界限制,发挥经济区的地缘结构优势,在空间上与环渤海经济带融合,完成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85.
生态补偿问题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补偿已成为当前国际公认的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实践,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全面梳理近年来发表于国外主流期刊的相关研究文献,详细述评国外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设计与效应评估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首先,除了体现以激励换取生态服务这一共同点之外,国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并不一致,从理论基础上看,则主要源自于科斯或庇古经济学。其次,由于理论出发点不同、技术制约以及制度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国外不同生态补偿实践在包括参与者、补偿标准、支付条件和补偿方式在内的机制设计上也各不相同,而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生态补偿效应评估上的困难,以及针对生态补偿作用的诸多争议。由此,我们认为,完善相关理论,强调异质性,将成为未来生态补偿研究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6.
改良剂对铜矿尾矿砂与菜园土混合土壤性质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蒙脱石、稻草、鸡粪作为改良剂,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铜矿尾矿砂与菜园土混合土壤PH、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以及混合土壤上种植的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蒙脱石对不同生长期黑麦草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使用稻草和鸡粪处理尽管在开始阶段不利于黑麦草(第1茬和第2茬)的生长,但随时间延长,黑麦草的生物量(第3茬和第4茬)明显增加,表现出很好的后效。黑麦草的根重与鸡粪的添加量关系显著,施用稻草的纯尾矿砂处理组(处理22)根重最大,而且蚯蚓只能在使用适量稻草的处理条件下才能在混合土壤中生长。土壤酶的分析发现,磷酸酶的活性除了在蚯蚓能够生长的处理组表现出较高外,其它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脲酶的活性则随着稻草和鸡粪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各处理之间土壤的PH值变化不大。添加稻草减少了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而使用鸡粪处理明显增加了土壤中包括铜、铅和锌等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说明在施用含有重金属的畜禽粪便时务必小心谨慎,以防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87.
利用芽孢杆菌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配合助凝剂三价铁,在实际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为了更好地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应用微生物絮凝剂,需要优化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法,最终可将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由原先的0.5 g·L−1提升至1.64 g·L−1。最佳提取条件为:将培养好的培养液在50 ℃下超声6 min,处理结束后,调节溶液pH在9~11内,然后进行离心、醇沉等操作。微生物絮凝剂对烟草废水COD、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0%和28%;对畜禽废水COD、氨氮去除率可分别到达85%和45%。此外,由于微生物絮凝剂的无害性,通过微生物絮凝剂干湿分离后的固体和液体部分可以分别作为有机肥和液体叶面肥再利用,从而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可为环保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8.
690.
人工湿地对北方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级串联人工湿地试验装置以及无芦苇的空白对照装置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分阶段考察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实际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第一阶段为装置初运行阶段,采用较长的停留时间,该阶段装置对COD、TN、NH3-N、NO2--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75%、95%、75%和50%.芦苇的存在使以上各指标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0%、40%,20%、20%和50%;第二阶段采用较短的停留时间,该阶段装置对COD、TN、NH3-N、NO2--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75%、100%、70%和98%,芦苇的存在使以上各指标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0%、20%、35%、25%和63%.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对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N和P,对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系统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