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叙述了亲水性空调热交换器用预涂铝箔的特点、市场情况和工艺技术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2.
本文首次提出直接计算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加标回收率的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推导合理,结果正确,用于多种操作情况下加标回收率计算,简单、快速、可靠,尤其适用于加标回收实验中V1≠V2、V测[1]≠V测[2]的情况。  相似文献   
53.
54.
国家环保局的一位领导同志曾经说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是我国环保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我们的发家宝。以前,环保事业靠宣传起家,今后仍要靠宣传去发展。环境宣传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环保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两年来,我们历下区环保局在...  相似文献   
55.
56.
实时合成水滑石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时合成水滑石的方法从高放废液中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锶,通过单因素实验并借助XRD分析确定了最佳分离实验条件,同时,运用FTIR、SEM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的含锶水滑石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Sr2+初始浓度为70mg.L-1、pH值为10.5、n(Mg+Sr)/n(Al)为3时,锶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锶嵌入了水滑石的晶格中,合成的含锶水滑石形貌为层状六边形;含锶水滑石煅烧产物主要为尖晶石,且煅烧产物中未见氧化锶,表明嵌入到水滑石晶格中的锶在煅烧后存在于尖晶石的晶体结构中.  相似文献   
57.
以污泥和秸秆为共基质,以沼气产量、ρ(VFA)(VFA为挥发性脂肪酸)和CODCr去除率等为指标,探究污泥与秸秆配比(以CODCr计,质量比分别为1:0、1:1、2:1、3:1)对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以及最佳配比时SRT(污泥停留时间)对产甲烷相厌氧消化稳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污泥试验组相比,添加秸秆试验组的厌氧消化效能均较好;污泥与秸秆的最佳配比为2:1,该稳定状态下产酸相CODCr的去除率最高,为17.5%,ρ(VFA)为752 mg/L;产甲烷相CODCr的去除率为33.5%,ρ(VFA)为250 mg/L,产气量为47.7 mL/d,总体运行效能较高.在最佳污泥与秸秆配比(2:1)并设定产甲烷相反应器的SRT为20 d时,稳定状态下产甲烷相各组分的变化情况:CODCr去除率为41.20%,ρ(VFA)为238 mg/L,产气量为51.3 mL/d,沼气产率为8.4 mL/(d·g).研究显示,当控制污泥与秸秆配比为2:1、SRT为20 d时,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工艺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8.
59.
IVE机动车排放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对IVE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思路,运用IVE模型对北京市不同车型车队的排放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公交车和卡车的排放因子明显较高,特别是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普通轻型车的14和44倍。北京市机动车的CO、VOC、NOx和PM的平均日排放总量分别为2767.4、182.5、353.8和7.1t。对于CO和VOC,普通轻型车的分担率分别为42.0%和34.7%;对于NOx和PM而言,卡车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66.3%和83.0%。此外,比较了IVE模型与MOBILE6模型的方法和计算结果,讨论了IVE模型在我国的主要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60.
以奥尼杂交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Oreochromisniloticus♀)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苯酚后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CAT正常值分别为8.56±0.2U·mg-1和15.48±0.1U·mg-1,GST的正常值分别为4.39±0.20U·mg-1和13.30±0.31U·mg-1,均是肝脏组织高于肌肉组织。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处理罗非鱼25d,除了0.002mg·L-1质量浓度组罗非鱼体内CAT和GS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质量浓度组的CAT和GST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近。CAT的变化规律为低质量浓度组先升高后降低,高质量浓度组不断下降。即低质量浓度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CAT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高质量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可使鱼体内的CAT失活,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GST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即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GST具有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0.002mg·L-1质量浓度以下的苯酚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CAT和GST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酚类污染物对鱼类的生化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