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基于B/S和C/S架构和Web数据模式,包括数据管理、高后果区管理、风险管理、完整性评价、维修管理与效能评价等6个核心模块,用户管理、知识库与业务活动等3个辅助模块和内检测评价与维修决策、内检测数据校验与对齐等2个专业软件,开发了可配置完整性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在国内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应用表明,系统具备专业分析与评价功能,还可实现核心业务数据、作业流程、审批流程的统一规范管理,系统快速稳定,结果可靠,可实现管道完整性的动态闭环管理与分析决策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指导管道维修维护。  相似文献   
152.
酚类物质作为一类主要的污染物,已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但目前其对陆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较少。本试验探究了4-叔丁基苯酚、间甲酚、2-氯苯酚、2-甲酚、2,4-二氯苯酚这5种酚类物质对中国本土物种中国白羽鹌鹑和中华蜜蜂的急性毒性。在中国白羽鹌鹑的急性经口试验中,2-氯苯酚、2-甲酚的7 d的半致死浓度(7 d-LC50)分别为331 mg·kg~(-1)和413 mg·kg~(-1),其他3种酚类物质的7 d-LC50均大于限度值1 000 mg·kg~(-1);在中国白羽鹌鹑的急性饲喂试验中,5种酚类物质的8 d-LC50均大于限度值2 000 mg·kg~(-1);在中华蜜蜂的急性经口试验中,2-氯苯酚、2-甲酚和2,4-二氯苯酚的48 h-LC50分别为306 mg·L~(-1)、358 mg·L~(-1)和364 mg·L~(-1);在中华蜜蜂的急性接触试验中,2,4-二氯苯酚的48 h的半致死量(48 h-LD50)为2.6μg·蜂~(-1),其他4种酚类物质的48h-LD50均大于限度值100μg·蜂~(-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酚类物质由于其结构不同亦表现出不同的毒性,甲酚的邻位取代比间位取代对中国白羽鹌鹑和中华蜜蜂的毒性更高,不同物种表现出了相似的规律性。5种酚类物质对我国本土物种中国白羽鹌鹑和中华蜜蜂毒性比对其他水生生物更敏感,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对碳酸钾改性SiO2-Al2O3复合气凝胶的制备、K2CO3碳酸化特性及再生循环脱碳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负载率对CO2吸附的影响,结合SEM、BET对样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Na2CO3碱熔烧结过程中,Si—O—Si、Si—O—Al键断裂,晶相结构被破坏,莫来石的共价键转化为霞石的离子键;经正交试验以气凝胶比表面积为衡量指标确定最佳煅烧条件为:900℃、反应60 min、Na2CO3添加比例0.5;K2CO3负载量越多,载体表面相应活性位点越少,且负载量为30%时,CO2吸附量最大为2.86 mmol·g-1;过量K2CO3会堵塞孔结构,破坏CO2扩散,降低扩散和利用效率;介孔孔体积百分比由94.21%下降至89.32%,说明活性组分K2CO3主要填充在介孔;经过10次循环-再生试验,吸附剂的CO2吸附量下降幅度为10.49%,吸附剂孔隙结构稳定,脱碳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4.
含油废水有机物组成复杂,常规工艺处理难度大。文章采用SnO2电极搭建电氧化(EO)系统处 理含油废水,通过响应曲面法(RSM)模拟分析EO过程中电流密度、次氯酸钠体积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能耗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RSM模拟结果显示,COD去除率和能耗均与3个变量 遵循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犘 值≤0.0043),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0mA/cm2,次氯酸钠体积浓度2.67%,反应时间1h,此时COD去除率为80.8%,能耗为120.8kW·h/m3。在分析EO反应机制时发现,单独次氯酸钠反应、单独EO反应、次氯酸钠+EO组合反应时COD的去除率分别为18.4%,36.6%和87.5%, 显示次氯酸钠+EO组合是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优势工艺,当装置放大后,处理能耗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5.
针对一种无人机甲烷泄漏巡检平台,设计测试该平台稳定性、指向性以及甲烷遥测仪性能的实验,对其总体性能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悬停模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悬停高度下最大漂移距离平均值小于1.08 m,且指向性较为准确,连续控制云台俯角下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不同控制云台俯角下最大漂移距离平均值小于2.02 m。甲烷遥测仪最远探测距离大于100 m,在悬停和巡航测试下对不同浓度甲烷标准气体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6.
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微生物结构与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研究采集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与驯化过程的样品,结合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启动过程中的氮素转化功能基因、异养菌演替及菌群演替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