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单体的热脱附残留比例低于7%。验证了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标准曲线5个点线性关系良好,33种PCB单体的相关系数r>0.998。方法精密度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20.2%(n=8),日内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43%~29.8%(n=10),日间重复性实验的RSD为3.20%~29.6%(n=20),方法检出限(LOD)为0.01~2.51 pg,回收率为98%±1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北京大气中PCBs的分析。检出8种PCB单体,质量为2.94~129 pg。在32 d的采样周期内PCB-52、PCB-123、PCB-155一直处于线性吸附阶段,而PCB-1和PCB-3经过了线性吸附阶段、曲线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研究结果表明,SBSE-TD-GC-MS可以用于大气中PCBs的样品采集和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92.
江苏省姜堰市(原泰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行政区域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92万人,属中等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1990年沈高镇河横村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1996年完成国家“八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建设任务;同年,经国家环保总局环然[1996]179号文件批准,被列为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几年来,姜堰市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市,现已…  相似文献   
193.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黄河高含沙量的特点,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颗粒物对氨氮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含量对水体的硝化速率存在着较显著的影响,颗粒物含量越高,硝化过程进行越快.其影响机制主要是:(1)水体颗粒物对氨氮存在吸附作用;(2)水体中颗粒物的含量影响体系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3)各种菌在固液两相生长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94.
神府东胜矿区马家塔露天矿土地复垦模式及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家塔露天矿井田采区位于黄河中游的乌兰木伦河Ⅰ级阶地,1993-2002年采用造林绿化、农业种植养殖和氧化塘污水处理的综合技术措施,实施土地复垦面积146hm^2,获得显著的生态、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为我国在半干旱地区开发建设现代化能源基地走可持续发展、国土再造的战略,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5.
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引导区域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度了1996~2013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气、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3个指标之间的脱钩程度,并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特征进行了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工业废气排放量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状况有所改善。(2)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排放整体经历了从扩张性负脱钩到相对脱钩发展的趋势,表明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工业废气排放的污染同步增长。经济发展效应和能源效率效应是促使工业废气排放的主要因素。(3)长江经济带的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整体上经历了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均是造成各地区两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和能源效率是各地区两种污染物减排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来,在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控制过程中,需加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也需坚定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并且注重各省市间的减排差异和防范污染产业的区域转移。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大气环境;脱钩分析模型;LMDI分解模型  相似文献   
196.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及其内涵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长株潭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分值由2005年的5.67、3.66、3.34分别增加到2006年的5.82、4.20、3.98,说明长株潭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均有所增强,这是因为应急管理能力是随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②从空间上看,长株潭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③从整体上看,长株潭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排名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其主要是由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实力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97.
雪松聚球藻对重金属镉的抗性和解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培养液中不同浓度(c)的重金属镉(Cd)对雪松聚藻(Synechococcuscedrorum)有相当的致毒作用,当c(Cd)>2μmol/L时,藻体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明显受到抑制,c>10μmol/L时,藻细胞出现解体,光合放氧量几近0,然而,当按梯度逐级提高培养基中c(Cd)时,雪松聚球藻则相应产生对有毒金属Cd的抗性,在即使c(Cd)达20μmol/L的培养基中亦生长良好.为探讨该藻对重金属致毒的抗性产生机理及其解毒作用,对藻体蛋白和胞内Cd进行了分离检测,结果表明:Cd在进入藻细胞后,与胞内多肽结合形成一种大分子量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和一种低分子量的金属结合蛋白,特别是后一种蛋白在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受外界Cd的诱导,并起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8.
二苯并-对-二噁英/二苯并呋喃(DBD/F)的直接氯化是纸浆氯漂白过程中形成多氯代二噁英(PCDD/Fs)的重要途径.纸浆中的酚类在氯化漂白过程中也将消耗氯而生成氯化产物.本文在模拟纸浆氯漂白的实验条件下,对实验环境中的DBD/F进行检测,排除了背景DBD/F值对实验的干扰后,研究了纸浆中含量较高的酚类(苯酚、愈创木酚...  相似文献   
199.
不同河流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珍  夏星辉  张菊 《环境化学》2007,26(4):419-424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长江和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颗粒物含量分别为0g·l-1和2g·l-1时,长江水样的平均硝化速率在前10d分别为0.21mg·l-1·d-1和0.70mg·l-1·d-1,黄河水样分别为0.18mg·l-1·d-1和0.32mg·l-1·d-1.采用Logistic模型对氨氮的硝化作用进行拟合发现,颗粒物含量为2 g·l-1时的硝化速率常数均显著高于无颗粒物存在时的硝化速率常数,说明有颗粒物存在时的硝化过程较快.(2)有颗粒物存在时,水体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无颗粒物存在的水体,而且长江水样中各种菌的数量明显高于黄河水样.(3)长江水样中氨氮的平均硝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常数明显大于黄河,这是由于长江水样较高的细菌浓度水平和两条河流颗粒物不同的理化性质所导致.  相似文献   
200.
结合生态需水的黄河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河水满足人类用水和河道生态功能需水双重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概念,以及结合生态需水的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结合生态需水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时空分布不均,这与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相关.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总可利用水资源量分别为371.17×108、425.50×108和500.64×10 m3,其中具备河道生态功能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29.51×108、151.51×108和205.88×108m3,远远小于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资源量230.60×108m3,导致了黄河断流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