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58篇 |
综合类 | 267篇 |
基础理论 | 90篇 |
污染及防治 | 42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442.
黄河水体氨氮超标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黄河水体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来源以及黄河特有的泥沙和水化学条件,结合实验结果,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讨论黄河氨氮超标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水体悬浮颗粒物对硝化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氨氮的超标不是因为泥沙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所导致.氮污染物的不断输入是黄河水体氨氮超标的根本原因,高浓度氨氮和有机氮对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当NH+4-N初始浓度分别为10.1,18.4,28.2 mg/L时,初始的硝化效率分别为17.4%,13.0%,2.5%,当有机氮初始浓度分别为5.5,8.6 mg/L时,其降解所产生的氨氮最高浓度分别为0.47,1.69 mg/L,在水体中滞留的时间分别为2 d和6 d.水体中耗氧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对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间接导致了氨氮在水体中的滞留.黄河水体高pH值导致非离子氨浓度较高,进一步对硝化细菌产生抑制作用.水量较小、颗粒物含量较低和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是枯水期氨氮污染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3.
富里酸在水体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氙灯作为模拟光源,对水相中5种不同来源、不同浓度富里酸(FA)在5种PAHs光解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活性氧的捕获探讨了FA在PAHs光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来源FA的结构及其对PAHs光解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低浓度(1.25 mg·L-1)体系中FA对二氢苊、芴、菲的光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荧蒽和芘的光解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体系中FA浓度的升高,其对PAHs的光解总体上呈抑制趋势.FA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强化了PAHs的活性氧光解进程;另一方面FA也可以参与PAHs分子的能量竞争. 相似文献
444.
再生胶、胶粉及活化胶粉是废丁基橡胶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其中再生胶应用效果最好。综述了废丁基橡胶的再生方法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废丁基橡胶的常温塑化法再生工艺及机理,并结合实验,介绍了丁基再生胶用于制备防水卷材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45.
446.
目前有关水体全氟化合物(PFASs)赋存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总溶解态,对溶解性有机质(DOM)结合态PFASs的研究较为匮乏,尤其忽视了不同分子量DOM对PFASs赋存形态的影响. 为阐明河流上覆水体不同分子量DOM对PFASs赋存形态的影响,本文以长江干支流为例,分析了河流上覆水体11种典型PFASs (C4~C12)的浓度及组成,研究了不同分子量DOM结合态PFASs的赋存特征. 结果表明:①长江上覆水体中PFASs的平均浓度为52.6 ng/L,其中全氟戊酸(PFPeA)和全氟己酸(PFHxA)是最主要的单体污染物;由于受点源污染的影响,武汉段PFASs总溶解浓度及其单体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 ②长江上覆水体中DOM的浓度范围为0.08~3.84 mg/L (以C计),将水体DOM按分子量分离为<1 kDa、1~3 kDa、3~5 kDa、5~10 kDa和>10 kDa五种组分,各采样点中<1 kDa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1.56~3.84 mg/L)显著高于其他分子量的DOC浓度. ③对于所检出的PFASs,<1 kDa DOM结合态PFASs (含自由溶解态)的浓度亦显著高于其他分子量DOM结合态PFASs的浓度,且其占水体总溶解态PFASs的比例均在85%以上,说明水体DOM结合态PFASs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研究显示,水体不同分子量DOM结合态PFASs的赋存特征存在差异,因此对水体PFAS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分子量DOM结合态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7.
典型岩溶水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南岩溶水系统中有机质和养分有独特的产生、分解和保存方式,了解有机质与养分循环耦合机制是恢复和优化调控这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科学基础.以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中DOM的性质和行为变化进行示踪分析,为深刻认识岩溶地下水DOM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共检验出3种DOM荧光组分,其中C1、C2为陆源输入的类腐殖质荧光有机物,C3则为内源类蛋白酪氨酸荧光有机物.DOM荧光组分以陆源类腐殖质荧光组分为主,反映了夏季丰水期外源输入对地下水系统DOM的重要贡献.与传统理化指标相比,岩溶地下水系统的DOM空间变化更加明显,也更能反映出地下水系统的细微变化.传统的理化指标主要反映地下河系统的区域特征,而DOM荧光组分则更多地反映了采样点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448.
大连湾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海湾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和线性迭加原理,导出了受纳水域对污染源的响应关系,建立了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计算模式,计算了大连湾的容许入海负荷总量,各排污口的污染分担率和削减率,为大连湾污染源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9.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多元污染物并存,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是目前水污染控制领域面临的难题与关注的焦点。在目前所采用的生物法水处理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是降解该类废水的关键微生物。重点阐述了SR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原理和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SRB的分类、相关检测技术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SRB在醇类、羧酸、烃类和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方面的应用,指出将硫酸盐最终转化为单质硫并回收高纯度硫是SR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