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古生界烃源岩天然气排气史、天然气运移方向和沉积相带的展布等综合分析 ,可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为三叠纪—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后两个阶段。在三叠纪—早白垩世阶段 ,天然气运移方向主要是向北 ,而在早白垩世后阶段 ,天然气主要是就近运移聚集而成藏 ,这一阶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重要的运移与聚集期 ,故上古生界煤成气藏的成藏期较晚。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中部的靖边古三角洲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82.
絮凝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胶体科学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但深化认识了絮凝过程的本质和机理,广泛开拓了对絮凝作用的应用,而且絮凝剂也从取自天然高分子、无机盐类发展到人工合成高效能的有机高分子。当今冶金、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中,絮凝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或单元操作。  相似文献   
483.
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实验装置处理羟丙甲基纤维素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pH值、混凝剂用量、浮选剂用量和气浮时间对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当pH值为6.0,投加混凝剂硫酸铝钾333mg/L,投加浮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CODCr去除率可达82.96%。混凝气浮对羟丙甲基纤维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84.
王然  夏星辉  孟丽红 《环境科学》2006,27(5):855-861
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黄河水体颗粒物的粒径和组成对苯并[a]芘和的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苯并[a]芘和在水/颗粒物混合体系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二者的生物降解,并且中沙(7~25μm)的促进作用最大,细沙(<7μm)次之,粗沙(>25μm)最小.在中沙、细沙和粗沙体系中,苯并[a]芘的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24 8d-1、0.021 2d-1、0.019 2d-1,的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28 8d-1、0.026 1d-1、0.021 8d-1.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①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体系中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增长,且中沙和细沙体系中微生物增长快于粗沙体系.②多环芳烃(PAHs)吸附于颗粒物表面,其解吸作用使得颗粒物附近PAHs的浓度相对较高,且由于微生物也主要生长于水/颗粒物界面,这样使得微生物和PAHs接触的机会增大.由于中沙和细沙体系中颗粒物对微生物和PAHs的吸附作用均远大于粗沙体系,因此使得中沙和细沙体系中PAHs的降解速率大于粗沙体系.另外,与中沙相比,细沙对PAHs的吸附作用更强,解吸相对困难,从而使细沙体系中PAHs的降解速率低于中沙体系.  相似文献   
485.
邻苯二甲酸酯在河流沉积物上的不可逆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星辉  张菊  沙玉娟 《环境科学》2010,31(4):969-975
采用平衡吸附实验和循环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在长江和黄河沉积物样品中的吸附特性和不可逆吸附作用.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DMP和DEHP在沉积物上的lgKoc均高于文献报道值,说明沉积物对PAEs的吸附不仅包括在有机质上的分配作用,而且还存在其他吸附过程.循环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对DMP和DEHP的吸附包括可逆的线性吸附和不可逆的非线性吸附.DMP和DEHP在4种沉积物样品上的最大不可逆吸附量分别为125.19~337.37μg/g和515.89~591.41μg/g,且最大不可逆吸附量与沉积物的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黑炭含量等呈正相关.DMP可逆吸附部分的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lgkroecv)为3.69~4.98L/kg,该值仍大于文献报道的Koc值,说明除在有机碳上的分配作用外,DMP还存在其他的可逆吸附机制.DEHP的lgkorecv为4.12~5.31L/kg,与文献报道值接近,说明DEHP的主要可逆吸附机制为在有机碳上的分配作用.尽管DMP和DEHP的性质差异较大,但二者在4种沉积物上不可逆吸附部分的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lgkiorcr)接近常数(6.46±0.38)L/kg.由于PAEs在沉积物上存在不可逆吸附,在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时需要考虑其最大不可逆吸附量.  相似文献   
486.
在北海湿地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程对策措施,并做了工程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87.
干季滇池水质与盘龙江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水域和盘龙江下游水质进行采样,分析了水中pH值、浊度、溶解氧(DO)、电导率、叶绿素、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态氮(NH3-N)等8个指标。研究表明,滇池近岸水域中pH值偏碱性、浊度大、叶绿素含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总磷量高、溶解氧过饱和;在滇池外海水域,除溶解氧、叶绿素较高外,其余指标大多在水质标准(Ⅲ类)范围内;而在盘龙江下游区域内,水质差,各项指标都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这一事实可能会加重滇池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488.
基于水样采集分析和GIS数据处理技术,探讨了东莞市河流有机污染状况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莞市各个不同级别的河流NH4+-N和TP污染都很严重,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迅速、废水排放量大、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等。运河干流下游段和低级别支流水质污染尤为严重,前者主要受到上游废水排放以及河道淤积的影响较大,而后者则与直接受纳乡镇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有关,也与水处理设施落后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489.
黄河水体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向泥沙含量为0g/L或0.5g/L的黄河水样中加入大约10mg/L的石油类污染物,经过一星期左右的驯化期后,石油降解菌菌落水平逐步升高;当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11.64mg/L,温度为20℃时,泥沙含量为0.5g/L的黄河水样中大约85%的石油类污染物在63d内能得到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泥沙的含量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均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且在不同时段的影响不一;水体中泥沙的存在亦影响到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相似文献   
490.
本分析了广州市目前的环境状况授其变化趋势,确定丁广州市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环境目标,并提出了要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