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4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26篇 |
综合类 | 168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的应用、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作用、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2.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生态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玉溪市应在大力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3.
174.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业碳足迹理论可以系统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是构建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低碳农业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足迹,本文基于河北吴桥县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研究方法,评价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的碳足迹.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大小为1 737.37±337.02 kgCe/hm2·a,生产1 kg粮食的碳成本是0.12±0.03 kgCe,其中冬小麦的碳足迹是1 101.31±251.91 kgCe/hm2·a,小麦的碳成本是0.16±0.04kgCe/kg,夏玉米的碳足迹是636.06±163.90 kgCe/hm2·a,玉米的碳成本是0.08±0.02 kgCe/kg.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组成中,化肥占总量的61.76%,电能占25.03%,柴油占7.44%,种子占4.75%,农药占1.02%.同时,发现N肥的施用量和电能消耗量均与碳足迹有正相关性,种植规模与碳成本有负相关性.因此,构建节肥、节水及规模化的低碳种植模式是实现华北平原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5.
我国劳动派遣的产生,是随着劳动合同制的实施,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形成,用人单位单方解约补偿金的设立,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责任的承担等制度下逐渐出现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6.
对锅筒密集裂纹失效案例进行了检测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地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7.
把握干旱区绿洲群乡村聚落空间规律,揭示其驱动因素,以期为新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聚落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韵律指数及计量统计方法,研究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乡村聚落规模差异悬殊、微小型聚落数量居多、整体呈小规模—低密度—多核破碎化分布;(2)流域上游至下游,乡村聚落密度、规模、形状、破碎化程度分异明显,空间上呈现逐次递减态势,且大小绿洲、兵地聚落差异明显;(3)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767~1 746 m、坡度0° ~ 4°、距河流2 km以内。交通、经济、政策、兵地体制等人文因素是推动聚落空间演变及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塔里木河流域复杂的地势地貌及河流典型的内陆性质影响下,聚落的格局发展演变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强。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9.
淀粉废水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直接进行厌氧-好氧处理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增加处理成本,因此有必要推进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和主要技术方法;总结了利用淀粉废水发展生态农业、回收有用组分、培养功能微生物、生产新能源4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分析了资源化利用对淀粉废水处理的作用,提出了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0.
将淀粉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的水解酸化调节池出水引入到缺氧池中作为反硝化碳源,在解决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同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操作条件:温度为40 ℃,pH为7,C/N为7。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水解酸化废水作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为4.66~14.22 mg/(g•h)(以NO3- -N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水解酸化废水作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系统中可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包括类色氨酸荧光组分1(225、275 nm/350 nm)和3(220、275 nm/335 nm)、类络氨酸荧光组分2(230、275 nm/305 nm)。组分1和2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直至最后荧光峰消失;组分3的荧光强度与组分1荧光强度显著负相关;总荧光强度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