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态毒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污染物暴露对生理功能和健康的长期影响程度。已有系列研究探讨了美国红隼摄入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AR)溴鼠灵(BROD)的环境浓度。以0.3、1.0或3.0 μg BROD/g(wt)喂养7天后,红隼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出血、组织病理学损伤和凝血病变(凝血酶原延长和罗素毒液组)。在终止为期7天的0.5 μg BROD/g饮食的暴露后,延长的凝血时间在一周内恢复到基线值,但肝和肾中的BROD残留(最终半衰期估计值>50天)在28天的恢复期内持续存在。为了检测连续性AR暴露的危险性,红隼连续暴露于第一代AR—氯鸟嘌呤(CPN;每日饮食1.5 μg/g)或第二代AR—BROD(每日饮食0.5 μg/g)中7天,在恢复期后,用低剂量CPN(每日饮食0.75 μg/g)暴露7天。与对照组和CPN处理组的红隼相比,后续暴露明显延长了BROD处理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这些数据表明,第二代AR—BROD可能具有长期影响,增加了随后AR暴露的毒性。自由放养的捕食性和食腐性野生动物经常反复暴露于AR中,在进行危害和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到这种长期的毒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52.
对水的生物蓄积性监管评估通常是基于鱼类流水暴露试验得出生物浓缩因子(BCF)。这样的实验需要很多实验动物,而且费时费钱。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有机中性化合物的测试方法,即用勾虾(Hyalella azteca)进行测试得到BCF值,该值与鱼类 BCF值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研究了离子化合物月桂酸盐在H. azteca中的生物浓缩潜力。 采用流动和半静态的方法对勾虾H. azteca进行1-14C-月桂酸钠暴露实验。由于该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速度快,需要采用半静态方法,即频繁更换介质,以确保介质浓度稳定。月桂酸盐也可被H. azteca快速代谢。在勾虾组织中测得的总放射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提取的,这表明矿化月桂酸盐富集在H. azteca的钙化外骨骼中。这在使用14C标记的碳酸盐的进一步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以游离脂肪酸计量,月桂酸盐的脂质标准化(5.0%)的勾虾 BCF为8.9。H. azteca的生物浓缩研究结果证实了先前在鱼类中观察到的试验项目的低生物富集潜力。然而,需要测试更多的具有不同性质的有机离子化合物,以评估鱼和勾虾的BCF数据之间是否存在一般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通过岩石化学分析手段及地球物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深部构造对长白山火山岩浆起源和深源地震发震机制的影响,认为长白山火山岩浆起源于地幔源区,并与太平洋板块深部俯冲有关;西太平洋板块深部脱水,产生陆内火山岩浆;俯冲板块的深部脱水产生的裂隙(断裂)可能是长白山区深源地震发震原因,且深源地震与火山作用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54.
试论湖北省伏旱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几个典型伏旱年的同期环流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与湖北严重伏旱灾害密切联系的几中大气环流系统,并进行了分型。指出,造成严重伏旱的主要天气系统有西太平洋副热高压,西风带环流和西太平洋台风,并根据伏旱期大气环流的不同型式,将造成湖北伏旱的环流特征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副高势力强盛,西伸强烈,稳定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高纬度向环流占优势;台风活动较少,另一类是副高压势力较弱,主体位于太平洋面上空,西  相似文献   
55.
印染废水的厌氧(兼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外印染废水厌氧(兼氧)技术的微观机理研究进展,包括降解动力学、降解途径、染料厌氧生物降解性能与染料分子结构关系等进行阐述。水解酸化-好氧联合处理工艺由于较厌氧工艺操作简单、耗能低和投资少等优点,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活性污泥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HAs(polyhydroxyalkanoates,聚羟基脂肪酸酯 )是许多原核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 ,作为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而倍受关注。介绍了利用生物处理污水中活性污泥的混合碳源及微生物群体发酵合成PHAs的有关研究成果 ,包括微生物的种类、碳源及合成途径等 ,重点分析厌氧 好氧法活性污泥积累PHAs的量化关系 ,指出合理的工艺及适当的营养条件可以提高污泥中PHAs的积累量。此工作为污水处理资源化及污泥减量化、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含有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以下简称大红4BS)的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KMnO4对大红4BS的脱色机理,分析KMnO4不同投加量对大红4BS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MnO4投加量为15 mg/L时,反应1 h脱色率可达95.3%;脱色机理主要是KMnO4氧化及氧化过程中形成的二氧化锰(MnO2)对大红4BS吸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8.
阐述了反硝化除磷的基本机理与特点,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研发出的单污泥工艺和双污泥工艺流程,比较了各类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分析了反硝化除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碳源种类、pH值、电子受体、C/P比、污泥龄等,提出了将处于实验阶段的新型工艺投入运行、探究多因素对系统脱氮除磷的综合影响等后续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9.
替代脊椎动物进行化学物质和污染物危害评估的方法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需求。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当启动一个脊椎动物生态毒性测试,必须确保不必要的脊椎动物生物的使用尽可能最小化。对于一些监管目的,脊椎动物的使用对环境风险评估(ERA)已经被禁止,而在其他情况下生物测试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或者测试程序严格精简了。然而,想要获得能够完全替代脊椎动物提供环境危害数据的方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动物替代品的发展不仅仅是基于道德的考虑,也可以降低执行脊椎动物生态毒性测试的成本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好的信息旨在改进环境风险评估。本文集中综述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毒性评估替代方法所发生的重大的进展。
精选自Adam Lillicrap, Scott Belanger, Natalie Burden, David Du Pasquier, Michelle R. Embry, Marlies Halder, Mark A. Lampi, Lucy Lee, Teresa Norberg-King, Barnett A. Rattner, Kristin Schirmer, Paul Thoma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vertebrate ecotoxicity tests in the 21st century: a review of 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nd current statu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Volume 35, Issue 11, pages 2637–2646, November 2016. DOI: 10.1002/etc.3603
详情请见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tc.3603/full
  相似文献   
60.
北方重灰霾频发时段与集中燃煤在冬季高度重合,引发了对农村散煤严重污染的担忧,但缺乏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持. 2014年9月,在河北保定开展了当地农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入村调查,共获得5个村庄中543户家庭的能源使用数据. 结果表明:①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电、液化气的使用覆盖率均很高,分别达到97%、100%和94%,反映了当前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更倾向于商业购置;而木柴和秸杆的使用覆盖率则较低,分别为13%和11%,表明传统的依赖于木柴和秸杆的能源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②目前煤炭在农村能源结构中仍居主导地位,占近80%(其中散煤占76%,蜂窝煤占2%),其次为电力(10%)、液化气(5%),秸杆和木柴的比例(小于5%)均较低. ③调查估算,保定农村地区在2013年冬季采暖季(2013年11月─2014年3月)散煤用量超过500×104 t,高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河北全省2012年农村散煤的用量(467×104 t),表明现有能源统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④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的烟粉尘(即PM)和SO2排放量分别为5.4×104和11.2×104 t,均超过了《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3)》中保定的工业废气和城镇生活领域相应的排放量(甚至超过2个领域排放量之和),表明农村散煤燃烧的排放问题确应引起特别关注.由于农村散煤燃烧排放高度较低,其单位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要远高于高架源排放,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置于当前能源结构调整计划的最优先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农村散煤使用的污染排放,这可能是应对当前冬季灰霾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