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指导,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有关技术,结合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狠抓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进行安全检查改革,危险预知活动和标准化作业,安全评价为控制机制的一整套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并开发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价模型12种有关计算机软件。所获成果既可作为大中型企业自主安全管理,实施危险控制有效手段,又为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劳动安全监察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仅就微量元素锌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累积、转化规律及人为的不合理耕作造成生态系统中锌的失调进行研究讨论,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地资源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一、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样系用铁铲挖掘剖面,按野外观察划分自然发生层,取土1—2公斤,用布袋分层盛装,经室内风干,挑去植物根及大于1毫米的石砾后,用玛瑙研  相似文献   
33.
GGR6对楠木春季造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GR6是一种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幼苗的生根、成活和生长.楠木在春季造林前,用50mg/L的CGR6对其一年生苗进行浆根或泡根处理1h后再进行造林,能显著地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4.
饶欣  王菊先 《环境化学》1994,13(6):519-524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三氯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2,4,6-三氯酚-^14C的分布、迁移、转化行为。实验周期后,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了89%,80%,95%以上,三氯苯在底泥和浮游生物中有积累。测定了标记物在水、悬浮物、^14CO2吸收溶液,XAD-2树脂上的放射性强度。假设水中标记物的降解遵循一级速率过程,24d后,水中2,4,6-三氯酚-^14C浓度已降为原来浓度的5%  相似文献   
35.
南开菊酯(高效反体氯氰菊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虫剂,经研究可被微生物降解。其溶液中细菌总数的消长,与其降解速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南开菊酯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在研究土壤混合菌对其降解作用的同时,发现筛选出优势菌株(NK102)。  相似文献   
36.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由来,并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归纳了部分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姚江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滤膜法对宁波姚江水源水进行了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占50%以上,同时也用超滤膜法对梅林水厂的常规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38.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垢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优化,主要考察了样品酸度、缓冲溶液添加量、试剂时效性、样品中铁离子量、掩蔽剂量和滴定剂浓度对锌含量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酸度控制在pH=4.9~5.1范围内,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添加量为30 m L时,锌含量检出值最大,指示剂灵敏度最佳;试剂乙酸-乙酸钠在20 d内使用、二甲酚橙指示剂即配即用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效果较好;锌含量测定前应先检测样品中铁离子含量,若铁离子≥40%则应先沉淀过滤后方可进行测定;锌含量检出值随掩蔽剂添加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3.2 g时滴定效果最佳;滴定剂浓度为0.010 mol/L时锌含量检出值最高;优化实验测定结果接近真实值,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9.
综述了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介绍了在劳动防护织物加工、性能测定中温度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荒山荒地是我省农业的重要后备,本文将主要探讨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则和方向,为发展农业寻求新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