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41.
营养盐是构成海洋生物资源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因素。本文基于2021年9月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征,探讨了营养盐污染的潜在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浓度为1153μg/L,硝酸盐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是氮元素的主要形态,分别占TN的40.9%和39.1%;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平均浓度为112μg/L,颗粒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是磷元素的主要形态,占TP的61.7%。在空间分布上,各形态营养盐整体上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浓度梯度降低的趋势;嵊泗海域表、底层浓度差异明显。除颗粒态营养盐比值(氮磷比)小于16外,其他各形态营养盐比值远高于16,调查海域呈现显著的磷限制。NO3-N、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溶解性总氮(dissolved total nitrogen...  相似文献   
342.
运用分岔理论对人-机-环安全系统中的事故发生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事故的演变过程具有典型的混沌特性,在煤矿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由于管理的缺陷,会导致人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和物(包括环境)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互相作用,反复迭代。这些不安全频率在一定的时空上产生耦合现象,系统就会出现混沌,即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建立基于分岔理论的事故控制模型,并提出控制事故的新理念。安全工作就是要使系统的控制熵保持负值,确保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面发展,实现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343.
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时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经典的充电桩各自调控充电的模式不容易实现电网最优调控。而有序充电方式有助于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但还存在应用推广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网关的高渗透电动汽车调控方法,利用边缘网关收集到的各个充电桩充电信息,根据电网可分配给充电桩的电量裕度,进行全局的充电桩电量分配,实现不冲击电网基础上的最大程度满足充电桩充电。论文首先研究基于边缘网关的电动汽车集群调控系统的框架和关键模块,接着研究基于电动汽车SOC的高效聚类方法的充电桩调控方法和流程,最后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相较于充电桩各自调控的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4.
冰冻雨雪灾害对江西林业影响的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南方发生了持续冰冻雨雪灾害天气,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论文以江西林业在雪灾中的受损情况为研究实例,基于GIS、RS技术,在多数据源的支持下,阐释灾害评估的新技术研究方法与处理流程,快速地对江西林业受损情况做出相对精确的评估。根据MODIS提取出的雪灾前后的NDVI变化情况,同时利用多源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获取江西植被分布数据,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的DEM数据,利用GIS提供的叠合处理分析工具得出NDVI变化与树种林型、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等各个因素的关系。文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灾后的重建建议及对GIS、RS技术的结合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45.
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等各领域已广泛应用,随之放射源丢失事件时有发生,伽玛相机能够实现放射源远距离成像、定位和活度估算,减少人员受照剂量。本文介绍了某型伽玛相机基本性能,在241Am、60Co和137Cs多枚实源共存环境条件下对其核素识别、热点定位进行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同时针对137Cs源进行了不同成像距离处的活度估算,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伽玛相机在搜源应急监测中更好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46.
鄂西北山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以鄂西北山区房县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提取高程和坡度信息,并生成地形位指数,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房县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探讨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特征,高程、坡度及地形位对房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2)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低地形位区间,园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中地形位区间,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高地形位区间;(3)房县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逐渐降低;(4)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介于1. 275 3~1. 759 3之间,各类用地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林地耕地草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7.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由于其广泛的传播与转移,成为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厂(WWTP)被公认为ARGs的主要来源之一。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去除工艺。在一个具有传统生物处理和膜系统处理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中,检出17种ARGs,并首次检出甲氧苄啶类ARGs。进水中sulΙ基因的绝对丰度最高,随后依次是tet C、sulⅡ、tet W、dfr A1、flo R和dfr A13基因。不同的处理系统去除同一种ARGs效果各不相同,MBR对ARGs去除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同一个处理系统处理不同类ARGs,四环素类ARGs被去除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ARGs被去除的效果,绝对丰度下降了3.8个数量级。ARGs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除,只是从水体转移到污泥中,污泥中的ARGs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348.
水质净化高效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筛选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的高效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当光合细菌(菌细胞浓度约为2×109CFU/mL)、枯草芽孢杆菌(菌细胞浓度约为8×108CFU/mL)和反硝化细菌(菌细胞浓度约为8×108CFU/mL)按菌液体积比为1∶2∶1进行复配利于水中溶解氧的提高和COD、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的降解。验证实验表明,筛选组合各指标均优于商品微生态制剂和空白对照,其中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商品微生态制剂EM和复合芽孢菌处理,在实验第5天对COD的降解率为95%,显著优于EM和复合芽孢菌处理的66.3%和47.9%,实验第7天对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0%、89%和56%。  相似文献   
349.
本研究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9株反硝化细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DB-33,对其脱氮能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亚硝酸盐氮浓度高达54.16mg/L,硝酸盐氮浓度高达306.91mg/L时,DB-33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99%以上,且在去除过程中氨氮不累积;在模拟养殖水体中,DB-33可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别在24h和第3天彻底去除,对氨氮48h的去除率也可达51.52%。通过形态学特性和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DB-33初步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  相似文献   
350.
通过监测杭州市公交中不同类型公交车、出租车流动微环境内的苯系物(BTEX)浓度,对杭州市公共交通流动微环境中的BTEX的致癌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杭州市公交流动微环境中的BTEX均值为72.36 μg/m3,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均值分别为15.47、23.52、6.11、17.78 μg/m3.公交车流动微环境中的苯浓度低于出租车流动微环境中的.杭州市公交流动微环境中BTEX中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体积比约为3:4:1:3,接近汽车尾气中这4者的相应比,交通工具类型、所用的动力、通风状况等对公交流动微环境中的BTEX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杭州市公交流动微环境中BTEX对不同人群的致癌风险为1.26×10-6~5.92×10-6,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的致癌风险限值.相对来说,乘坐出租车的致癌风险是乘坐公交车的1.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