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361.
耐酸锰氧化菌可应用于酸性含锰废水治理,是探讨酸性锰氧化机制的良好研究材料。该研究从酸性矿山废水中筛选获得了4株耐酸除锰细菌,比对16S rRNA序列发现,4株菌株Y1、Y2、Y3、Y4分别为Rhizobium pusense、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和Bacillus mycoides。这4株细菌在pH=5.0、4 000 mg/L MnSO4浓度的PYCM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Y4菌株的锰氧化能力最强,培养8 d后,其生物锰氧化量为0.305 mmol/L。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菌株Y1、Y3和Y4表面的锰氧化产物可能为Mn2O3,菌株Y2的锰氧化物产物可能为MnCO3。该研究发现了能在酸性条件下除锰的新型锰氧化细菌,为微生物治理AMD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2.
文章以油葵茎秆为原材料,采用缺氧升温热解法制备300、400、500、600、650℃的生物炭,利用FTIR、SEM、BET对生物炭进行表征,结果发现,随炭化温度升高,生物炭的含氧官能团数减少,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结构更加丰富。在650℃制备的生物炭具有最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321.730 7 m2/g。吡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650℃制备的生物炭(Y650)的吸附性能最佳,吡啶饱和吸附量达到33.64 mg/g。相同条件下,H2SO4改性油葵茎秆后制备的生物炭(YS650)对吡啶的饱和吸附量提高了6%,达到35.66 mg/g。Y650和YS650对吡啶的吸附结果表明,当吡啶初始浓度100 mg/L、生物炭添加量4 g/L、pH=7,吸附12 h后,Y650和YS650对吡啶的吸附达到平衡,饱和吸附率分别达到67.29%和73.35%。  相似文献   
363.
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支持系统、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指导性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64.
西藏是我国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地区,公路为区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临时工程的设置将不可避免占用草原,使原地貌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当草原生态环境遭受损害后,公路建设单位理应对损害的草原承担一定的赔偿费,以用于被损害草原的修复。以西藏某公路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ENVI和ARCGIS技术的公路占用草原类型和面积识别方法;在对草原价值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于公路建设草原生态赔偿费核算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并通过对普兰县、札达县调查发现,部分受偿牧民因两地赔偿标准差异较大而认为赔偿工作有失公平。据此,文章提出草原生态赔偿费核算所采用的标准应在当地草地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赔偿主体和受偿客体双方的支付和受偿意愿,增加调整系数,以提高赔偿费的合理性和赔偿工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5.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后,新一轮经济增长又将在各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各个经济区域的智慧城市化进程也就进一步加速。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IT技术、音视频技术,这些技术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在公共领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技术能实时监测道路情况,为解决日益拥挤的道路交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  相似文献   
366.
百花湖消落带常见植物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11年9月在百花湖消落区进行随机采集,选取常见的30种百花湖消落带植物,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鬼针草(Bidens pilosa)、菖蒲(Acuros calamu Linn)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叶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根、茎、叶中N、P、K含量表现出一致性,即K>N>P,并且N、P、K相互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该地区土壤中N、P、K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关系.在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中N、P、K的含量也表现出一致性,即叶>茎>根,并且根、茎、叶中的含量相互之间也呈现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消落区植物总体根、茎、叶的营养状况分别为低、中、高,并且地上部分的营养元素占整株植物总营养元素的平均值为80%以上.因此,收割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即可达到对土壤中N、P较好的处理效果.禾本科、蓼科及菊科植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又具有一定的耐水淹性,适宜在消落区水淹时间较长且土壤中N、P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的这种特殊环境下生长.该研究揭示了百花湖消落区常见植物的营养状况,以及有助于筛选出适合消落区生长的植物,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研究消落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7.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30 a海南岛海岸线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海岸线变化对海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提取了海南岛1980、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的海岸线,并对其30 a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线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近30 a来其长度增加了55.4 km;海岸线时空变化显著,变化比较剧烈的岸段多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南部地区,以养殖开发、工业用地、城镇与港口建设用地为主。研究认为,海南岛海岸线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诸如岸线侵蚀等环境问题,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线资源。  相似文献   
368.
ROV和潜水员联合辅助处理深水沉船溢油事故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深水沉船溢油事故的处置为背景,着重介绍现有的处置作业技术和流程,并分析水下溢油事故处置作业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提出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和潜水员联合处理沉船存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9.
为了探究人造沸石颗粒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二价锰离子(Mn2+)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动力学和环境条件影响的实验.去除率随着沸石颗粒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平衡时间为4h;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效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值为4~6为最佳条件.HCl溶液的解吸附效果最好;而NaOH溶液的再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0.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量化其森林生态系统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对县域生态系统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基于CEVSA2(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 and atmosphere 2)模型模拟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NPP,并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神农架站观测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分析其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均NPP为628.27 g/m2(以C计),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较低、东部以及周边较高,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年均NPP的增长速率为2.58 g/(m2·a)(R2=0.65,P < 0.001);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发现,1998年前后是NPP增长速率变化的突变点,虽然1998年前后两个时段NPP均呈上升趋势,但1999-2015年NPP增长率较1981-1998年下降了7.01%;从空间上来看,林区中部和北部NPP增长率[4~6 g/(m2·a)]相对较高,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NPP呈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在-3~0 g/(m2·a)之间.③神农架林区NPP年际变化与年均温、总辐射年际变化均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呈负相关,其中年均温年际变化对NPP年际变化的解释率最高,为43%(P < 0.01);在空间尺度上,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约67.83%区域的NPP年际变化由年均温年际变化控制,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和东南部,可见年均温是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NPP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