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童宏胜  姚超英 《环境化学》2011,30(2):565-566
现代城市人出行大都依赖汽车等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高,影响人群广.目前杭州有532条公交线路,6889辆公交车,全年的客运量有12.44亿人次,日平均客运量已达到242.09万人次.城市公交车流动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好坏将  相似文献   
72.
姚玉璧  杨金虎  岳平  陆登荣 《生态环境》2011,20(11):1585-1593
基于三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316~13.047 mm.(10a)-1,春夏季增幅较大;最大潜在蒸散量呈增加趋势,年最大潜在蒸散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5.073~10.712 mm.(10a)-1,夏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变化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0.011~0.026(10a)-1,冬季增幅最大,在15年周期附近,出现了3~5个干湿交替期,1984年之后为偏湿期,在中高频区,1998—2006年有偏干振荡;影响三江源区地表湿润指数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相对湿度和平均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73.
基于黄土高原1961—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可能蒸散量,分析其时空分布、异常分布特征和次区域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间,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多年平均在400~800 mm之间,大部分区域650~750 mm之间。一致性异常分布是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异常空间分布可分为以下3个关键区:高原西北部区、高原东北部区和高原东南部区。高原西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发生了突变现象;高原东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也发生了突变;而高原东南部区域下降趋势不显著,未发生突变。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3个空间分区中,3 a的周期振荡表现得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4.
我代表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新当选的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及领导班子成员,感谢大家的信任和重托。我们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体会员,团结全行业同仁和有关各方各界,齐心协力,在前两届的良好基础上把第三届的协会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二十一世纪的安防产品行业和与之相适应的协会工作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5.
长江中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和压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长江中游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压力,认为生境破碎萎缩、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而传统方式下的经济增长、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增长与贫困、政策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压力。  相似文献   
76.
77.
本文仅就微量元素锌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累积、转化规律及人为的不合理耕作造成生态系统中锌的失调进行研究讨论,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地资源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一、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样系用铁铲挖掘剖面,按野外观察划分自然发生层,取土1—2公斤,用布袋分层盛装,经室内风干,挑去植物根及大于1毫米的石砾后,用玛瑙研  相似文献   
78.
电子废弃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固体废物中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长期以来,由于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床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常常被忽视。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关键是明确企业、政府和公众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相关责任。因此,解决电子废弃物的问题,首先要对相关行为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唐山市大气污染状况的优化布点,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唐山市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污染的主要来源,提出了采取改善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从而使唐山市大气污染处于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