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21.
在政府的引导、行业的自律、企业的提升、用户的重视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线缆在安防行业的发展势必朝着更安全、更快捷、更可靠、更专业的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22.
按专业、分层次建立起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然而,油田生产的特殊性、生产地域上的分散性和目前用工政策的局限性,决定了石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可能依靠劳动力市场得到“短平快”的解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眼睛向内,立足于现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对现有人才的发掘、培养。技能人才队伍的开发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多管齐下、配套实施,才能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配套实施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3.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力度。从发挥政府管理职能、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以及引导市场消费3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当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4.
消声器简介     
近年来,在不少工矿企业中,气流噪声对职工健康危害很大,也污染环境。如何控制噪声,已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国内外不少单位都采用消声器控制噪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目前看,消声器是控制气流噪声通过管道往外传播的一种有效设备。在空气动力性机械进出口气流通风口,安装一个合适的消声器,可以使出口的噪声“A”声级消声值降低20~40分贝,相应的响度降低为75~90%,主观感觉有明显效果。 消声器主要应用于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内燃机、柴油机、燃汽轮机、航空发动机以及各种高压、高速气流排气放空等空气动力设备的进…  相似文献   
325.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锂电池产生的含酯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微波进行再生,考察了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时,吸附60min,含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9.5%,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到0.25.当微波功率为420W、辐照时间为6min时,活性炭可被有效地再生,再生效率高达98.0%,活性炭损失率约为5.2%.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表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促进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326.
堆肥预处理对园林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健  万顺刚  罗文邃 《环境工程》2014,32(3):100-105
对经不同时间好氧堆肥预处理(0,3,5,7,9d)的园林植物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研究预处理时间对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量、甲烷含量、pH值、NH+4-N和SCOD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预处理能够降解破坏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化学键及晶格结构,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提高厌氧消化产气量及甲烷含量,促进NH+4-N和SCOD去除。从提高园林植物废弃物产气量的角度看,以堆肥预处理7d为原料的反应器启动快,气体产量和甲烷含量最高,厌氧消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27.
基于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矩阵及采空区危险度影响因子分析,选取12个采空区危险度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采空区危 险度多因子交互作用矩阵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权值,得到影响矩阵对单一因子的影响值及 单一因子对矩阵系统的影响值,从而得出采空区危险度因子影响权重表。分析影响权重表,得到对采空区影响最大的因 子为矿柱尺寸及分布和岩体断裂及破损带。采用差值法,对采空区危险度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得到采空区危险度分级图 。经过实例验证,影响矩阵法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表明采用影响矩阵法评价采空区危险度是可行的,具有实际应用 意义,可在实际矿山工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28.
青藏高原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年左右的TM、2000年左右的ETM和2006年为主的CBER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青藏高原景观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异质性指数,对青藏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现有湿地面积131894.18 km2.(2)近16年来湿地总面积先大幅度减少后显著增加,柴达木盆地内的湿地减少量最为明显,长江流域次之;羌塘高原的湿地增加最为显著,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流域次之.(3)景观格局整体波动较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329.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9月,根据营养水平和种植水草的差异设计了6个浅水湖泊模拟系统,实验用水草为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Linn.)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Miq).在15个月实验期间,通过多次监测各系统的景观外貌和水质,对草、藻型湖泊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草、藻型系统分别对应清水和浊水2种状态,景观外貌差异很大.(2)水草可使湖泊系统维持在清水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使富营养化湖泊维持在清水状态;但是水草腐烂分解等也可使水质迅速恶化,甚至引起湖泊草、藻状态的转变;关键在于,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系统内水草能否健康生长.(3)由于营养和生产力水平低,贫营养系统的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较小,草、藻型系统间的差异不明显,DO变化范围分别为8.1~14.4 mg·L~(-1)、7.5~11.6 mg·L~(-1),pH 8.71~9.89、8.25~9.22,TP 0.006~0.012 mg·L~(-1)、0.006~0.053 mg·L~(-1),TN 0.11~0.71 mg·L~(-1)、0.10~0.83 mg·L~(-1),NH_4~+-N 0.01~0.17 mg·L~(-1)、0.01~0.26 mg·L~(-1),PO_4~(3-)-P 0.002~0.012 mg·L~(-1)、0.000~0.008mg·L~(-1).(4)由于水草和藻类的大量生长等,中营养与富营养系统湖水的DO、pH、水温和NH_4~+-N的日变化明显,日变化曲线呈“⌒”形,且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于水草向底泥中输氧气等原因,与藻型湖泊相比,草型湖泊水中TP、TN和NH_4~+-N的浓度较低,PO_4~(3-)-P浓度较高,草、藻型系统的TP均值分别为0.16、0.51 mg·L~(-1),TN 1.30、8.32 mg·L~(-1),NH_4~+-N 0.19、0.43mg·L~(-1),PO_4~(3-)-P 0.07、0.01 mg·L~(-1).  相似文献   
330.
二等奖获奖单位:上海港务工程公司 获奖“金点子”:“港工桩2号”打桩船6300ZCD6BNDB-2C型柴油机多功能自动报警保护装置什么是打桩船?一种专门用于水上打桩作业的船,船体为钢箱型结构,在甲板的端部装有打桩架,可前俯后仰以适应施打斜桩的需要。打桩船为非白航船,用推(拖)轮牵引就位,广泛应用于桥梁、码头、水利工程施工。“港工桩2号“就是一艘有着20年船龄的、服役于上海港务工程公司的打桩船,它配备有功率552千瓦、转速500Rpm(即每分钟转数为500)的柴油机,作为生产设备的原动力,带动液压系统,为甲板移船绞车、吊桩绞车、吊锤绞车及桩架变幅系统等多种生产设备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