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2020年11月初至2021年1月,北海市合浦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中,合浦县采取明查暗访、联合执法和交叉检查等方式。  相似文献   
292.
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及其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是国际上新兴的资产完整性管理技术,RBI软件是实施RBI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主要的RBI软件,并提出了几点选择RBI软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3.
为了补充我国煤炭主产区华北区域主要发育煤种烟煤的吸附特性等相关参数,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常数,并结合煤样变质程度、微孔隙结构和煤岩成分组成,分析了影响烟煤吸附特性的因素,确定了煤岩成分是影响此区域煤样吸附特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随变质程度(Ro,max)增加,VL和pL呈现指数式的增加趋势,VL相近的煤样pL的差异表征着煤样吸附瓦斯难易程度的不同;随微孔所发育比表面积减小,VL和pL均呈现微增趋势,存在的这种弱相关性表征为Ro,max-微孔比表面积曲线与Ro,max-VL和Ro,max-pL曲线的反对称关系;煤岩成分是影响此区域烟煤吸附及储集瓦斯气体能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随固定碳质量分数增加,VL线性增加,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另一方面煤样水分质量分数与VL呈弱相关性,水分的存在会抑制瓦斯气体的吸附。  相似文献   
294.
PRA在焦化厂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制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焦化污染场地为例,采用PRA(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了17个人体暴露参数和5个土壤理化性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土壤中8种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RA与DRA修复目标值的比值仅深层Nap为0.9,其余为1.11~2.49,因此,采用传统的DRA(确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制定的修复目标值容易偏保守;将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到PRA修复目标值所产生的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表层土壤Ben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最大;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成人暴露周期(EDa,贡献率为35%~59.8%)和儿童暴露周期(EDc,6.2%~20.2%)对各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不确定性的影响均较大,此外,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如土壤有机碳含量(foc)、土壤孔隙中空气体积比(θair,vad)和土壤孔隙中水体积比(θwater,vad)对易挥发的Ben和Nap影响较大,儿童每日土壤摄入量(IRs-c)对不易挥发的BaA~DBA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95.
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ISO13688:2013《防护服 一般要求(Protective clothing-General requirements)》投票草案中,对标准的使用范围、 设计、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人机工效学、尺寸、标识和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等,提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技术要求,同时提供了配套的检测方法。重点对该国际标准的人类工效学、健康卫生、环境影响等技术条款及检测验证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对我国修改采用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GB/T20097-2006《防护服 一般要求》的相关技术要求修订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96.
我国很多饮用水源水已检测出雌激素受体干扰效应,但是其他效应如雄激素受体干扰效应却罕见报道。为了弥补这方面资料的缺乏,应用雄激素受体双杂交酵母结合S9代谢方法评价了我国6大流域23个水源地水源水以及3个供水厂不同工艺出水样品的雄激素受体干扰效应。结果显示,所有水源水样品浓缩液均没有检测出雄激素受体直接或间接诱导效应,但都观察到了抑制效应,抑制效应以抑制剂氟他胺当量浓度进行表征:直接抑制效应在0.67~3.68μg·L-1之间,间接抑制效应在0.52~3.02μg·L-1之间;长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水源地的水源水雄激素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流域;经S9代谢后,有16个水源地的氟他胺当量比代谢前降低。3个饮用水厂处理工艺能够使源水的雄激素受体抑制效应降低19.1%~70.5%。研究表明,我国水源水中普遍含有雄激素受体干扰效应物质,目前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对雄激素受体干扰效应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不能完全去除。雄激素受体双杂交酵母测试能够快速、综合地对水体中的雄激素受体干扰效应进行评价,是饮用水安全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97.
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中,安全生产中介组织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服务与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的作用,研究了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如何利用技术与知识优势参与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在事故应急预防与准备阶段,通过参与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隐患排查与风险控制、应急技术研究,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在事故应急响应阶段,从信息和处置技术方面协助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在事故后的恢复与重建阶段,参与事故信息分析整理、协助恢复企业经营活动、协助设计监督与评估机制等。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参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发挥专业科技型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8.
姜子英  潘自强  邢江  於凡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502-3510
应用全能源链分析(PCA)和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采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和一些新的参数,对我国核电能源链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核电能源链(包括核燃料循环前段、核电站)的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2g CO2,eq/(k W·h),若考虑核燃料循环后段(乏燃料后处理与废物处置)则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9g CO2,eq/(k W·h).核电是低碳能源,发展核电代替一定规模的煤电提供一次能源,每1k W·h电力生产能够减排大约1kg二氧化碳.推进核电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持续节能降耗,鼓励材料再循环再利用,核电能源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相似文献   
299.
我国核电与煤电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子英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8):1086-1090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能源链与煤电能源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二者的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煤电能源链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导致酸雨、降尘和全球变暖等环境效应,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系统、材料和清洗等造成明显影响;而核电能源链未发现可察觉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SO2,NOx,PM和CO2)排放看,煤电能源链比核电能源链高2个数量级;煤电能源链的辐射影响是核电能源链的40倍;煤电能源链总的外部成本是核电能源链的115倍.比较可知:①核电是清洁的能源,其比煤电更有利于环境;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现行的能源价格机制中没有合理地体现环境成本.应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等途径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0.
四湖地区猕猴桃高效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处四湖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县果树资源利用率低及涝洼湿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提出加快果树资源品种结构的调整,监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产业,同时利用架面下的行间土地套种蔬菜、瓜类作物、草莓、食用菌以及耐荫湿的中草药植物等立体生态农业的栽培模式,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与其相配套的栽培关键技术是采用地下通气排灌暗沟设施,重施有机质肥加磷肥;高畦壮苗定植;巧施追肥;适时排灌;树盘覆草保墒;人工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